第十一章 天问 (七)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天问 (七) (1 / 4)
        三支舰队同一天在不同地区靠港,并且计算者武安国的行程,给北六省的地方官员留出充分的上报时间。靖海公曹振用这一着明确地向燕王朱棣表述了自己的立场:如果武安国在北方六省遇到危险,水师从天津、金州和永明城三个方向对燕王及其支持者进行打击。

        到时候,纵使朱棣可以击败水师和地方奋起抗争的反对力量,也会元气大伤,与朝廷之争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自从解决了第一次股市危机南返后,武安国再没踏上北方半步。不来则已,一来,就与长袖擅舞的“精英”和皇权的支持者们摊牌,逼着他们在立宪新政和皇位特权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

        燕王朱棣自认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事实上,他的性格继承了父亲的隐忍与母亲的坚强。但想到即将挑战自己的老师,还是感到一阵阵虚弱。如果他可以选择,他宁愿选择面对百万铁骑,也不愿意面对这个手无寸铁的朋友。

        两人曾经团结合作,又因为各自的目的不同而分道扬镳,现在,终于难以避免一场正面碰撞。

        如果武安国走到设在真定府的北方六省自卫军前线大营,燕王与郭璞之间的强弱之势瞬间即将逆转。燕王行辕外,姚广孝和陈亨、张玉、朱能、王正浩等燕王嫡系将领汇聚在一座营帐内,焦急地等待着燕王朱棣的决断。

        强者手中,嫡系是助力,同时也是威压。作为一个首领,必须当机立断,否则,非但是对自己不负责,同时也是对支持者们的身家性命不负责。

        行辕内,燕王朱棣如同一个困在笼子中的狮子,暴怒地来回打转。四面全部是铁栏和枷锁,家族的责任,武安国的期望,郭璞的威逼以及那些希望他凳上帝位的支持者们的目光,困着他,让他不得自由。

        一缕细细的琴音袅如梵唱,从后堂传来,抚慰着朱棣不安的灵魂。是王妃陈青黛,此时,她已经不能再说什么,一边是朋友故交,而另一边,却是父亲和丈夫。

        “兄乃长子,很多事,不得不为”,哥哥朱标当年信上的话让朱棣痛苦,直到此时,他终于明白了当年玄武湖畔,身为太子朱标的选择。很多事,你的身份和地位以及周围人将推着你前行,每一步,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这片江山从此姓朱,我朱家子孙将千秋万代将其传递下去”!父亲豪情万丈的指点江山,粗鲁,但豪气的笑容让朱棣崇拜。

        “殿下若手握天下权柄,强力推行新政,眼下万般问题皆迎刃而解。千年之后,文人亦会赞颂陛下之名,虽秦皇汉武,未建盖世功业……”,劝进者的如歌说辞令人向往。

        “我的巴特儿,你是英雄,英雄会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母亲的背影消失在草原深处前,留下的叮嘱犹在耳畔。

        到底怎样选择才对我最有利?朱棣疯狂的眼神渐渐清明,抬起头,骤雨初歇的天际间露出几缕阳光,金灿灿的,给雨后的庭院镀上一层莹润的亮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