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升空 (2 / 3)
“这……这么大个的月亮就整体往天上送啊?”綦丽说。
“是啊,不然你觉得怎么弄呢?”林钊笑笑说。
“我本来想着会把每个部件都送到太空中,在那里进行对接组装,然后就成了我们所希望的那样。这种直接发射与空中对接相对比而言,我认为空中对接的方式更为经济,技术上也更为简单,容易实现。”綦丽说。
“话是这么说,但是我们的技术直接把完整的月球送入太空也完全不在话下,你看,这个飞得不也挺好的嘛。”林钊说着指了指越来越高的月球。
月球在低空中上升的时候给人一种土味十足的感觉,外壳偶尔还会向下掉些渣土,简直就是真的土的掉渣。下面的推进器此时才冒出些许火光,也是增大了推进功率的结果。由于月球质量巨大,推进器采用的是暗物质湮灭、单奇子转化作为动力源,既能节省燃料又能缩小体积还能减轻质量。在月球的赤道上还装有一系列的推进器,这些推进器并不是为了月球升空而建造的,而是要在月球进入到预定轨道后调整自转所设置的。这些推进器相对比动力升空推进器来说就小了很多,动力来源也更简单一些,只是通过热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来对月球进行微调。而这些人造调整推进器还是很闪亮的,在巴纳德星强光的照射下闪着耀眼的光芒,由于位置变化较快,在地面上常常会出现一束光芒横扫过去的情景。这些人造推进器就想绑在月球腰间的一条亮私带,特别引人注目。同样的道理,3号星出现了月球之后,3号星自身的自转情况也会变慢,为了维持原有的自转情况,在3号星的赤道上也建立了大量的调节推进器,在月球调整自身旋转的同时也要维持3号星自转速率不变,以免在3号星生活的人们以及其他生物习性发生改变。
月球上升的轨道并不像普通卫星那样经过低空轨道调整后再二次点火进入高空,持续围绕中心行星转上几圈后循环往复地找寻高空轨道。这次的月球采用的是一次性直线升空进入目标轨道附近才做运行调整,没有任何中间过度,这样做的主要原因也是能够节省燃料。能够这么做也是基于技术理论已经在几十年前就可以了,但是第一次发射这么大的东西大家心里还是略微有点吃不准。王坤和陈涵以及二人的团队经过一系列地理论研究以及模拟小实验验证都给大家吃下一颗定心丸,不同之声也便不再响起,这样才最终能够把这项技术应用到这么大的工程中来。
魏海明也在去往玛雅的路上发现了这颗正在徐徐升起的月球,第一次看到庐山真面目也是有些吃惊。想着要不要飞得近一些去感受一下,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吧,再被人家当成是捣乱份子可就坏了,还是赶紧拿到观测仪器,好好看这个离自己越来越远的家伙吧。
月球升到飞船所在高度,按照预定计划,这些在其升空线路附近的飞船都给让开了很大的空间,此时的月球看着跟飞船的大小还都差不多。如果说月球与其中的某一艘飞船相碰,大家一定会认为飞船会完胜。可是现在的月球是一个被缩小后的高密度物体,真正撞起来完全够那些飞船喝一壶的。远去的月球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越来越少,能够形成的阴影也消失不见,再继续向上飞行受到的阻力也是越来越小,推进器功率也随之降低,防止飞行速度过快容易引起强烈震动,会造成月球表面脱落层大幅度产生遗落物体。这些掉下来的东西有可能会落到地面,当然也有可能会进入高空运行轨道,形成小卫星,这样就会对其他人造卫星以及飞行器造成安全隐患。
地面上不少实验**和实验品都看到了这个过程,其中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有人认为这是地球人要离开这里,自己很有可能就被遗忘在这个3号星上了;当然也有人猜到这是个人造的太空设施,便只是看个热闹;还有人认为这是3号星的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这种情况甚是少见,自己当然觉得能够看到如此奇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就在大家已经看不清月球的时候,每个人都收到了通知:“3号星全体人员注意,刚才升空的物体是我们为大家所建造的月球,以慰藉大家怀念地球之情。另外还能够让这里的夜晚不再只有灯光,我们有了新的伴星,希望大家能够有个好心情,更好地位人类文明的延续做出贡献。”
实验**们终于知道了这个东西到底是个什么,大家一听到这是月球自然心里的感受是更为积极的。不过有人却认为这么小的一个东西,飞到太空中都看不见了,怎么可能像月球那样陪伴这些人啊?众人放下手中的工作,纷纷讨论起来。有的**还给实验品做解释,让他们也能够知道这个月亮是做什么的。而小灵和小元知道这件事,自然也参与到了像其他实验品讲述美丽传说的队伍当中。可是小灵也发出那个疑问——这里的月亮太小了,没法跟地球旁边那个月亮相媲美。
“上面终于通知大家建造了一个月球的事啊。”綦丽跟林钊说。
“嗯,按照王坤和陈涵教授的说法,这应该是在飞行过程中已经监测所有情况都正常,月球能够完全按照预定计划去实现自己的功能了。所以他们才对我们宣布了这个事情。”林钊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