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章 蚀(2) (1 / 4)
MGB项目的产品验证需要用到破坏实验机,为此公司也花了大价钱从德国购置了此套设备。
此时一行人正在实验室围着实验机团团而站,汪总对着设备经理老吴说道:“老吴,这个设备是你去德国谈的,所有操作条件你最清楚。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下面的破坏实验由你来操作。”
“好,汪总!”设备经理老吴也是一脸兴奋的开启了实验机,检查并确认各项参数正常。
“实验条件设定正常,破坏实验可以随时开始。”老吴检查完对汪总说道。
“好,马上开始实验,第二组先开始实验,接着是第一组”。汪总大声道。
顾风忙走出人群,把手里的实验样件交给了老吴。老吴接过样件,在机器上装夹到位。
“下面开始进行破坏实验,MGB项目要求破坏力大于8000牛顿,现在从0牛顿开始,每次自动加力1000牛顿。”老吴一丝不苟的一边进行实验,一边对实验情况进行说明。
“现在加力1000牛顿”。
“已经达到1000牛顿,继续加力至2000牛顿”。
......
两分钟后
“已经达到7000牛顿,现在加始加力至8000牛顿”。
在老吴的报告声中,公司领导们的心都悬了起来,以前这个实验最好结果就是7000左右顿,没有一回能超过8000牛顿的,破坏力8000牛顿却只是技术要求的下限,达到8000牛顿可以算做合格。但批量生产中随着工况变化产品会产生最大正负1000牛顿的变化,也就是说只有实验结果稳定在9000牛顿以上,认可为合格状态,整个产品的工艺过程才能算是稳定。
也不是说在8000至9000牛顿中间就是不行了,这样工业化产品虽然稍有瑕疵,挑出几个好的给D众公司做路面实验却问题不大。虽然大批量生产虽然质量能差点,也差不太多。
这也是现在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的通病。很多品牌的汽车开个三五年一点事没有,但一过这个阶段马上就小病不断就是这个道理。不是汽车厂标准不严格,怪就怪零部件供应商太狡猾。贴着标准的边缘生产,甚至公然批量生产不合格产品,然后美其名曰。车不坏的话,还有谁换车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