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千叟宴 (2 / 3)
康熙五十二年,这一年皇上很高兴,因为他今年六十岁了。六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很多人到了六十岁都会庆祝一下,康熙也是这样。他决定举办一个隆重的祝寿活动。
他向天下的百姓下了一道圣旨,说只要是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无论你们是干什么的,只要到我生日那天能赶到畅春园,大家可以一起吃饭饮酒庆祝。
当然也不是想来就来,那岂不是乱套了,这些老人也是要经过选择的。
到了这年的三月二十五的那一天,北京城里热闹非凡,畅春园里更是热闹,来到畅春园的白发老人有上千人之多,所以这场宴会又被叫做千叟宴。这些老人中有经商的,有当官的,有读书人等等各种职业,他们都被感觉非常荣幸,到老了还能和皇上坐在一起吃饭。
康熙的皇子皇孙以及其它宗室里年龄辈分小的人轮流上来给他们敬酒说些吉祥话。场面很壮观,更是其乐融融。当然吃喝不是主要目的,这场宴会要是光为了庆祝,这就不符合康熙的性格了,他搞这些活动肯定有他的深层目的。
这次宴会一结束在天下百姓中引起很大的响应,特别是一些年龄大的人很高兴。他们没想到皇上竟然亲自宴请这么多老人,这让原本以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的人重新感到自豪,“看到没,皇上都这样重视我们。”在古代虽说一直强调老有所养尊老爱老,但很多时候只不过主要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强调而已,去最普通的社会底层看看,不尊老现象十分常见。
康熙用实实在在的做法,让天下人看到要重视孝道,尊敬老人。这样不但在社会上形成孝敬老人的风气,还能体现出他的仁义。
从他年轻时举办博学鸿儒,到中年时不断祭拜孔子,明朝的皇陵,再到老年时举办千叟宴。康熙一直都在想着如何和天下百姓特别是读书人搞好关系,这些做法都取得显著成效,让他在老百姓特别是读书人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李光地也得到康熙的邀请参加千叟宴,这次宴会中李光地得到许多的赏赐。李光地从平三藩的时候一直跟在康熙身边,二三十多年的时间中他看到明珠被贬,索额图被处死。前面我们就提到过他是一个机灵的人,这么多年在皇上身边做官,他深深懂得为臣之道,他是为数不多的能陪康熙这么多年的老臣。康熙对李光地倒不像对一般的臣子,除了把他作为臣子外更把他当做一个老朋友看。
李光地年龄大了,他深知伴君如伴虎,他不想再生活在皇上身边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了,他给皇上写了一封辞职信,希望皇上能让他回家养老。
康熙很舍不得李光地离开他,他说,“看到你想要退休的奏折,我心里很难过。回想当年一班旧臣,现在他们都不在我身边了。像你这样一直跟着我的老臣,朝廷中也就还剩下一两个了,现今我也老了,实在不忍再多说什么。”
康熙对李光地继续说到,“你我君臣二人相处这么多年,我是最了解你的人,你也是最了解我的人。”
康熙看到李光地也要离自己而去,他感觉到自己真的老了。“李光地老了可以退休回家养老,我可以吗?不可以。”每天光要处理的折子就让他很劳累。除了身体上的劳累外,最难受的还是心累,家里的家务事实在是把他折磨得不轻。
第一次废除太子之时,康熙直接问李光地该不该继续让胤礽当太子?
李光地告诉康熙,“废太子行事暴躁,恐怕担当不起这个重任。”
康熙又问他,“那究竟谁能够担当重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