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海霹雳施琅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海霹雳施琅 (1 / 7)
        郑成功死后,中原的形势日渐巩固,郑经等人反清复明的热情已经消退。特别是郑经手下的一帮大臣,他们知道反清复明几乎不可能。既然不可能复明,他们自己就在心里想别的鬼心思。

        当从中原传来劝降的命令之时,冯锡范等人和康熙讨价还价,他们要求台湾仿照朝鲜和琉球的例子,台湾每年向清国纳贡,但是不剃发,不归朝廷直接管理,只能作为清国的附属国。

        虽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收回了台湾,但等冯锡范实际管理台湾的时候,情况好像改变了。这小子要**!

        康熙帝给出的回复是,“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若因居往台湾,不行剃发,则归服悃诚,以何为据?”

        就是说,朝鲜自古以来都是外国,而你们是中国人,你要是提出仿照朝鲜那样,连门儿都没有。

        仿照朝鲜,这不是要自己另外建立一个国家嘛!那还谈什么,清廷立马拒绝这样的要求。

        因为熟悉海战,施琅升为福建水师提督,掌握着清廷最精锐的水师,当然这时的福建水师还是不能和台湾水师相比。

        康熙初年,施琅多次提出要带兵**,结果遭到辅政大臣鳌拜的激烈反对。

        鳌拜认为到海上作战,危险指数太高,现在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并且台湾收不收复对内地的影响不大。以中原物产之丰富,有没有台湾都无所谓,也不需要费尽心思派兵收台湾。

        施琅的奏折被退了回去,施琅本人遭到训斥,为此他的福建水师提督的官帽也丢了,他被留在京师等待接下来的安排。

        三藩之乱快平定的时候,康熙帝重新启用施琅,施琅重新被调任福建水师提督。和康熙初年相比此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经过这么多年的准备,原先落后的福建水师这个时候已经比台湾水师厉害了。

        如果攻台湾,让施琅担任水师主帅当然再好不过,他熟悉海战,和台湾的郑氏有深仇大恨,他做梦想的都是如何**,如何报仇雪恨。所以施琅是最佳攻台主帅人选。

        虽然我们看到清兵是靠血腥和暴力在中原站稳脚跟的。但是仔细看一下之前的大大小小的战争我们会发现,在正式开战之前无论如何他们总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劝对方投降,毕竟打仗的话就算赢了也还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