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干啥呢!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干啥呢! (1 / 3)
        赵正在阴暗的小旅馆里勉强凑合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起床的时候,那两个水稻专家已经离开了。

        赵正昨晚想了想,如果只是为了育苗试验,其实他们可以自己开垦一块试验田。现如今农村的日子过得其实并不充裕。算起来,距离全面取消农业税还要等20年。这就意味着,每一亩田土,只要在生产大队登记过的,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份额缴纳粮食,也就是俗称的“交公粮”。

        这个一定份额是多少呢?大约15%-16%左右。

        比如亩产一千斤,交一百五十斤到一百六十斤。这么算下来,还有八百来斤的盈余,瞧起来挺不错,但其实事实上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美好。

        首先,在80年代想要达到亩产量一千斤基本天方夜谈,距离超级水稻亩产1000公斤更是相去甚远。那两个专家们说的宜城种植的第二代杂交水稻亩产四百五十公斤到四百八十公斤也并不是平均水平,因为土地地势、肥沃度不同、加上化肥发展水平不高,甚至产量和承包户种植技术水平以及勤奋度息息相关。当地的水稻产量,平均下来,能有四百公斤就已经能让人做梦都笑醒了。

        其次,除了农业税之外,还有一个缴纳项目叫“农业税地方附加税”。和正税不同,地方附加税看各地方的实际需要,以调节当地粮食使用。具体比例多少,由地方粮管部门说了算。

        这两条是躲不掉的客观决定因素,但如果仅仅只有这两条限制农民生活条件的话,其实都还不算大事。毕竟按照比列来计算,宜城农民交完公粮以后,还有百分之75左右的粮食是自己能够支配的。

        但实际上呢?

        NO!

        并没有这么多。

        因为征缴基数并不是以承包户的实际亩产量来算的。

        而是一个固定基数。

        420公斤!

        意思就是说,只有亩产量达到或者超出了420公斤,承包户们才不至于吃亏。但是如果当年条件不好,欠收,或者因为个人种植不善,又或者是分配到的土地较为贫瘠,那就吃大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