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水泥厂 (1 / 3)
大铳能筹多少钱赵正不知道,但赵正手里有多少“货”心里却门清。
不多,总共也就二十张大钞。
但在赵正的眼里,他现在怀揣巨富。
从火车站出来的时候,他还回头看了一眼远远地坠在身后的大铳那一伙人。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自己也是一时冲动。虽说八十年代严打才过去了两年,但在宜城这个穷乡僻壤,两千元足以让人铤而走险。
宜城范围内自古民风彪悍,相邻市县在八、九十年代也多有持枪扛炮之人。整肃治安之前,宜城街面上,手持大刀片子当街砍人的比比皆是。父亲赵之用曾说,在他结婚那年走亲戚的时候,在赵正二舅姥爷家就碰见过半夜三更被人用土炮轰的经历。
所以说被人下个套,或者当街被人抢,这都不算稀奇事。
赵正想到这,脚下不由地停了下来。
说到二舅姥爷,赵正就想起了他娘。赵正奶奶家还隔着十万八千里,但他外婆家却离得不远,从宜城东门出了城,就六里路。那里有个水泥厂,水泥厂边有座地标似的山,虽说零几年的时候被挖成了个一百多米深的坑,但赵正对那山的记忆犹新。
赵正想他娘。他想看看**年轻时长啥样。
于是赵正摁下了去找他爹的心思,到汽车站去买了张去水泥厂的汽车票,票价一毛二,有零有整,弄得赵正揣了一钱包的毛票和分票。
和大铳临分手之前,赵正和他按一比一的比例兑换了十块钱。大铳也没说错,既然是要换,那总得给人留个样品,这样大铳去骗去坑,去融资去贷款,还有个依据。
公车在土路上扬起了一片灰尘,赵正挨着窗坐,感受着车外的冷空气混着那些飞扬的尘土,越升越高,天空有些昏暗,看上去要下雪的意思。赵正窝在座位上,打量着屁股下的车和周围的人。
这车的年岁怕是比在座的都要大,每颠簸一下都跟要散架似的“哐哐”直响,车座的蒙皮也破旧不堪,一股铁锈的味道。坐车的人大多都是赶早场进城卖个菜,此时挑着空箩筐回家吃早饭。他们看上去都很熟稔,用宜城话互相打着招呼聊着天,交流着卖菜的心得和体会。赵正听了一耳朵,这年头宜城没大棚技术,农户们也就种些青菜和萝卜,外加几根蒜苗。别看一担一担地挑着卖,其实正经八百地也卖不上几个钱。
纯属凑个热闹。
公车老司机在颠簸中稳稳地把持着方向盘,破车在牛吼似的发动机声中渐行渐远。赵正看着窗外的冬景正愣神的空当,忽然有个人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