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考 题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4章 考 题 (1 / 3)
        晚餐的时间安排得早,也是想在饭前饭后多聊一聊。

        王平江对市经开区还是比较关注的,也想听一听王仁怀有什么想法。讨论工作,在经开区讨论和在省城讨论,心态上不一样的。

        喝一点酒,撤了碗碟、残羹,没有换地方,就直接在包间上茶。喝着茶,王平江说,“这次到省里来,确实是有具体工作。但我每一次到省城,都要到省开发区转转,感受一下那里的氛围。

        今天上午,我办完事情后,专程去一趟开发区。每一次去开发区,都觉得开发区在变化,实力不断晋升中。

        我在想,柳河市的经开区也成立十年有余了,我们的体量一直在维持在那个水平。到底是什么原因?

        地域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实力?还是我们这些管理者的能力所限制?

        我想,你们三个既然到省党校学习,学员多,来至于不同地区,平时可讨论这个问题,也可思索或比较各地之间的差距因素。”

        提到经开区的问题,对王仁怀而言,那就是他身上的工作。经开区的组件对柳河市而言,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是要经开区成为整个柳河市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但这十余年来,经开区自身的求活都做不到,要市里反哺,更不要说引领地方经济建设。

        但经开区又不能撤掉,这是地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假如这时候撤销,过一些年重新建设,代价会更大。

        “王常委,对于经开区的情况,我们内部也是经常讨论。想找到一条破局之路,也曾到外地取经、参观、考察,想引进新的理念,实现慢跑前进。

        不过,这些年来一直都没见到成效。深究其原因,各种因素都存在,又都不够凸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时间依然找不到。

        王市长,是不是我们一直处在习惯的思维里,没有突破出来?”

        王仁怀明白王平江对经开区的了解程度,没有回避问题。

        “这个问题我也在想,确实不容易突破。在国内,类似我们经开区的情况还比较多,都处在尴尬的状态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