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黑市踩点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黑市踩点 (1 / 3)
        之所以称地下黑市。其意有三。

        第一,来路不明的人,不问身份,只要身怀宝物—越贵重越好,越稀有越好,越受欢迎,均可以在此参与交易,认宝不认人,无人去追索和验明身份。

        世上大多小偷大盗、作奸犯科、流窜潜逃、隐名埋姓等见不得光的几类人,都纷纷聚集于此,掩人耳目,不以真面目示人,照样逍遥快活。

        第二,来路不明的宝物,无论来自于哪个渠道,没有人过问,也没有人关心,只要宝物够真够珍贵,就会有人接盘,不愁销路。

        因为地下黑市的特殊性,世上失窃被盗、巧取豪夺、杀人越货、坑蒙拐骗等途径得的宝物,一般都选择地下黑市出手,无人追查宝物来源,只关心宝物的价值和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第三,地下黑市不知何年何月形成,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中小型城镇,带动了手工业、加工业、商业的发展,聚集了大量人口在此安家乐业,有效地安置了人口和就业,方便和富裕了老百姓的生活,同时也减轻了官方的压力。官方从保护一方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睁一只睛闭一只眼,任其发展,不给予更多的压制。前提是,地下黑市不能做得过火。

        过火。只是官方律法与道德水准相互碰撞、融合的临介点,存在一条看似看得见、摸又摸不着的虚无的线。在这条线以内活动,无人过问,超越了这条线,官府就会发威,拿起律法进行罚戒,维护相对的平衡。

        平衡,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这条线只所以虚无,并没有白纸黑字条款规定得清楚明白地进行约定、规范,完全存在治理官员的心里、嘴上。他说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从古至今,地下黑市的发展就在这条虚无的线左右摇摆,上下挣扎,倒也跌跌撞撞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拍卖场就是地下黑市孕育的一个怪胎。

        来路不明的人,来路不明的货,卖买自由,大受欢迎,大受追捧,卖家放心出手,买家安心收货,庄家高兴提成,官府暗中分赃。利益均沾,皆大欢喜。

        华章副指挥长为了晚上的拍卖,带着左小山五个小鬼头,在拍卖场周围溜达,一副陪着富家子弟游玩私塾先生的模样。

        路口,街道,商铺……他们分散各走各的,分别把拍卖场周边的地形地貌都堪查一遍,默默记在心上,在进行集中研究,形成进攻、拦截、辙退的路线图,制作紧急预案,围追堵截,防止“刀疤脸”逃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