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史上最悲催的谋士 (7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 史上最悲催的谋士 (7 / 8)
        第四次,他反对让颜良独自领军,袁绍仍然不听从,导致颜良被关羽斩杀。

        第五次,他建议袁绍应留守延津,分兵进攻官渡,不要倾巢而出,否则一旦战败,很难安全撤离,袁绍不听从。

        第六次,沮授再次建议以持久缓进的战术来消耗曹军,但袁绍急于速战,又不听从。

        第七次,公元二百年十月,袁绍派手下大将淳于琼率万余人马押送着粮车,夜宿在距离袁军大营以北约二十公里的乌巢,此前屡屡献计均不被采纳的沮授,给袁绍献出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条建议,沮授建议袁绍派将军蒋奇再领一支人马,驻扎在淳于琼旁边,以防止曹军偷袭,沮授并非能未卜先知,二十考虑到眼下曹操兵少粮尽,士气低落,只能在偷袭粮草上下功夫,只要保证乌巢不出问题,用不了多久,曹军就会油尽灯枯,不战自溃,但沮授的最后一条建议,袁绍却仍旧没有采纳。

        翻遍史书,我们恐怕再也找不到沮授这样出色的谋臣了,他的计策竟然没有一次不灵验的,在屡次被袁绍削夺职权,又屡次提议不被采纳的情况下,仍旧尽职尽责的奉献着自己的智慧,但我们恐怕也找不到沮授这样悲催的谋士了,因为他的计策,袁绍竟然一次也没有听从过,相比沮授,有的谋士却因只言片语被采纳而名垂青史,比如许攸。

        我们在比较三国的谋士们孰优孰劣时,我们在羡慕这种羽扇纶巾,谈笑间决胜千里的潇洒时,考虑过沮授的感受吗?

        这是对袁绍的讽刺,还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的悲哀呢?

        重生一世,穿越而来,李杨暗下决心,此生定不叫明珠蒙尘,在李氏手下,沮授定能一展平生所学,光耀史册,令一众英雄豪杰尽折腰!xs63训练,冲锋陷阵时,毫无章法可言,此等乌合之众,不足为虑也!”

        李杨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拱手行礼道:“公与先生所言极是!”

        青年文士正是与李杨有过一面之缘的沮授,沮公与!

        此番游历归来,得知沮授身份之后,李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经常于睡梦中笑醒,常生造化弄人之感!

        沮授之才,可与卧龙凤雏相比肩,奈何时运不济,未遇明主,一身才学,竟被袁绍弃之如敝履,有志难酬,如之奈何?

        袁绍暴殄天物,不识沮授之能,但李杨却并非袁绍之流,他熟知历史走向,深知沮授有经天纬地之能,是以,时常跟在沮授的身边,执弟子礼,向其学习请教不明之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