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十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卷第十一章
        更夫在大院内敲过四更,林翠娥慢慢贴近窗子,屋里发出均匀鼾声,显然二人行云过后已香睡了,屋内一墙角处一支蜡烛发出暗淡的烛光,林翠娥飞身上墙,又从墙上跃到房顶,她轻轻揭去两匹瓦,把早已准备好的纸条和匕首向屋内桌上打去,县大人只翻了一下身,又发出一阵鼾声。林翠娥又来到县大人原来的房间,她知道没有栓门,便轻轻推门进去,把另一纸条放在桌上,将匕首插在桌上的纸条上,然后轻轻退了出来,又悄悄回到小客栈。

        天刚亮,知县被身边的小妾推醒,催他赶快回夫人房间,以免夫人又不高兴了。知县穿衣起床,发现了桌上一把匕首,吓得他失声大叫了起来。小妾急忙起身问老爷何事。这时,知县已拔下桌上匕首,取纸一看,上写:“大人,我从小习武,最爱夜游,江湖上有不少英雄认得我,并深有交情。小时,父母给我定下本城西街王员外之女王桂兰娃娃亲,准备明年元宵完婚。因近日我与兄弟们正忙于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之事。恳望县大老爷这次选宫女,不要惊动王大善人的桂兰小姐,我会铭记大人恩德。否则,夺人定婚之妻,必有后报之仇!大人首级不保,众好汉还会打扰大人的家眷!黑夜大侠.十月十九日.”

        知县看毕,面带紫色。他急忙来到夫人卧室,也发现桌上匕首下插着一纸条,上面写着同样的字,他大惊失色,全身发抖。这时夫人醒来问:“老爷昨晚上茅厕怎么一至没有回来?”

        “妇人之见,昨夜有刺客,兰香处也有刺客留下的字条,幸好我昨夜出去了,否则脑袋搬家了还不知道。”说完,知县将两张字条和匕首递给夫人看。

        夫人看后道:“老爷,你不能让王小姐进宫当仕女了,否则,皇上还未嘉奖你,黑夜大侠已让你和我的脑袋搬了家……”

        知县叫夫人不要将此事向外人泄漏,命小妾兰香更不得声张。他吩咐吴教头备好绸缎、银子,带领一帮人,敲锣打鼓,吹着唢呐将这些礼物送到王员外家,并一再吩咐,选宫女之事,不得惊动王大善人家,吴教头不解,问大人何因,知县怒斥﹕任何人不得再问,否则,大家的小命都难保!所以吴教头也不敢再问了。

        林翠娥第二天早上起了个大早,她故意在王员外府宅游荡,她已作好了两手准备,当她看到一群差人抬着礼品,敲锣打鼓向王家走去,还以为王桂兰在劫难逃了,自己打算再次充当王桂兰的夫君,如果不行,便与官兵来一场星风血雨之战,至少也要扰乱今日之选佳丽一事。当她听到吴教头说“这是大人叫我们送给王员外的贺婚礼”时,翠娥才脸上露出了笑靥。接连几天,林翠娥都在王员外家闲游,至到选期已过,她才离开本县城。

        这天,林翠娥来到一个镇子里,这里风景秀丽,三面环山,苍翠葱绿,路边的晚丁香悠然地摇曵着,阵阵发出清香,密密麻麻的红枣,染上了鲜艳的“胭脂”,被温暖的秋日照得姹紫嫣红,一条江河映着蓝天和青山,更衬托出这个镇子的美丽。翠娥被一座院落吸引住了,不少人正围在大院门口指指点点。她也挤进了人群,大院门的上方挂着一个牌匾,上写:张孝文诗词联社,右边牌子上写着:饱览古今事,浅识春秋情。左边牌子上写着:虚心能长智,求贤见奇才。林翠娥从众人口中得知,此院是张孝文老员外的住宅,老员外曾中举在京城任职多年,后告老还乡,他学识渊博,善于结交有识之士,从不看重钱财,此镇有不少人都得到过他的资助。张员外有三个儿子,现都在外乡任公职,老人仍然热衷于诗联,家中只有他和老伴,另有两个男仆和两名丫环。去年,老人一时高兴,便在自家成立了一个诗词联对趣谜社,并邀请了几个老秀才来社,现在这个谜联诗社已有十几个人常住于此。张员外想求得一些知识,便明确规定,凡来此社游览,便交文银二两,如客人有兴趣,可抽签解谜,答错分文不取,答对奖文钱二个,连抽五签全答对,奖银一两,十签全对,奖银二两。要是客人愿出佳句,凡被选中者,奖文钱二个,上好佳句,奖钱一吊〔註﹕一吊﹕古时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叫一吊。一吊钱也称一贯〕,出谜联被选中者,奖钱一吊,绝句谜被选中,奖银二两,不少人都对此感兴趣。每月诗联社开放四次,每次参加之人,有时多达百余人。不少人从诗社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虽然进诗社游览要交二两白银,但张员外的诗社是收少付多,幸亏张员外有朝廷俸禄,又加上他三个儿子做官,他们都支持父亲的做法,所以家中不缺钱用。张员外自创办谜联诗社后,精神了许多,也结识了不少名人学士,他三个孝顺的儿子也为父亲高兴。今天谜联诗社又要开门了,所以门口聚集了这么多人。林翠娥知道详情后,也感到新奇,便决定今日进去一睹为快。

        诗社开门了,林翠娥交了二两银子就进去了。迈进府邸,来到谜联厅,屋檐挂着一块雕工精细的长匾,厅内雕梁画柱,远处是假山、溪水、拱桥、草坪、花丛,一条小径向远处延伸,幽遂不测,使人一看扑朔迷离,甚是雅致,无数圆柱上都雕刻着刚劲的联句,如﹕江山千古秀﹔日月一时新。花香蝶舞飞﹔鸟语日初长。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雄风显天威﹔豪情得人心。竹因虚而受益﹔松似静能延年。厅里四周挂着许多条幅,字迹刚劲有力。林翠娥被这些联句吸引住了,这几年来,她第一次忘记了心中的苦闷。她慢慢走近条幅,细赏佳句:虚心成大事﹔劲节见奇才。她笑了,知道这是打一竹器谜联。她来到‘弦中参妙理,曲里寄幽情’条幅,心想,这是打一‘琵琶’乐器。她看了:阴阳炼火坑﹔青白留人间。知道谜底是‘石灰’。她又来到一幅写得龙飞凤舞、尤如图画的谜联下,她认得这是字画,原文是:借虚事指点事实﹔托古今提醒今人。她想了好一阵,才悟出这联句是隐戏剧。翠娥被这些联句深深打动了,她真佩服张员外的才智和兴趣,幸亏家父从小就教过自己不少,今日才能悟出许多谜底来,这时,她不由思念起父亲来。

        已是下午了,林翠娥已感到有点饿了,但她却不忍离去。当她来到“求联阁”,只见墙上挂着联句,联句旁挂着是白纸,林翠娥明白了,张员外希望来参观的人,在白纸上写出自己的下联,凡对出妙句佳联,均有奖钱。翠娥想,父亲一生好才学,竟没有想出这样一个好办法来,这不仅能发现人才,还能激励人们勤学求知,而且对举办这种诗社或谜联社的人,也是一中乐趣,如果老年人不用脑,即使过去才华横溢,久而不用,老而忘却,那种才思敏捷的大脑,也容易很快老化变得迟钝了,想到这里,她感慨万千。

        林翠娥来到桌旁,提起毛笔,沾足了墨,走到白纸下,见上联是“花坞春晴,鸟韵奏成无孔笛”,她挥笔在白纸上写出:“树庭日暮,蝉声弹出不弦琴”。另一上联是:“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春景”﹔她在白纸上写出下联:“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这时,有人慢慢围了过来,当见到林翠娥那悬腕挥笔,风韵妍媚,姿态横溢,又见她的字结构严整,点划俯仰,紧而含蓄,随手万变,字迹丰艳,妙不可言。有人在其后不断夸她写得好,答得妙,翠娥一时高兴,竟忘了饥饿,她又连对出如下十个联句:

        一、〔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河山生色﹔〕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

        二、〔池中荷叶鱼儿伞﹔〕梁上蛛丝燕子帘。

        三、〔孤岭独山,一神像单刀匹马﹔〕隔河两岸,二渔翁对钓双竿。

        四、〔池中莲苞攥红拳,打谁?﹔〕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

        五、〔驼背桃树倒开花,黄蜂仰采﹔〕瘦脚莲蓬歪结籽,白鹭斜观。

        六、〔东风吹倒玉瓶梅,落花流水﹔〕北雪压翻花径竹,带叶托泥。

        七、〔深宫御厨制佳肴,圣上独享﹔〕路边小店宰肥鸭,平民共嚐。

        八、〔雪压竹枝头点地﹔〕风吹荷叶背朝天。

        九、〔竹叶杯中,万里溪水闲送绿﹔〕杏花村里,一帘风月独飘香。

        十、〔过客相逢应上坐﹔〕征途到此便是家。

        〔註﹕括号里是张孝文员外所出的上联,括号外是林翠娥所对的下联。〕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