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第二十一章
子燕和翠娥又翻开另一本大书,也是用毛笔手写,书名《杨门武功秘笈》六个大字,杨俊德老先生的书法不错。书中共分五部分,图文并茂。第一部分是《拳脚十二路》,每路又分十二法,这一部份主要讲赤手空拳运用拳脚、运气发功打法。第二部分是《棍棒十二套》,每套分十二法,主讲使用棍棒的上垂横扫打法。第三部分是《刀剑十二法》,每法分十二技,主讲如何运用单刀、双剑取胜的秘诀。第四部分是《马步刀枪十二绝》,每绝也是十二路,主讲平步、马背上舞刀、使棍、持枪制胜绝招。第五部分是《刀枪拳脚综合演义》,这部分主要讲,将上叙四部分技艺进行综合演变,使整套杨门武功演变达到顶峰。
要想将秘诀上所有技法学会,至少要潜心十年,要想悟懂学精,更需相当长的时间。如果悟性不好,就是学上三十年,也难精一、二路技法。特别是第五部分,它必须四路弄懂学精后,才能演义进化,达到炉火纯青之巅峰。
子燕、翠娥如获至宝,他二人十分敬佩杨老先生的武功和武德,书中绘图栩栩如生,注解深刻、含蓄,只要苦心研练,心有灵犀,定会获益。
二人将翡翠、宝珠又放入罐内,将它仍放入棺內,并把棺木盖好,重新垒上新土,又以香腊纸烛祭祀。他们将大蛇拖至湖边,用柴草将大蛇烧为灰烬。二人还决定,每年八月十八日,都来坟前给杨洪智烧香祭拜,以此来告慰杨老先生。雪子燕、林翠娥已为他儿子报仇,潜心研学老先生独创的《杨门功夫》,也算是不负老先生的一番苦心。
二人本就聪慧肯学,又加原有的基本功底,同时每日起早贪黑刻苦专学《杨门功夫》,不到半年时间,二人已觉武功大增。为了尽快学好杨门功夫,他们把大部分鸡、鸭、鹅都卖了,菜也不种了,让它们自由生长,同时,也放弃了散步、吟诗、抚琴、游湖等。一年时间过去了,他二人学到的功夫十分了得。这一年,子燕与翠娥所学到的功夫和知识,比常人学十年的收获更大,单凭翠娥手里一口单刀,就使得如疾风骤雨,砍劈连环,紧逼慢扣,恰如闪电惊雷。她所使的刀路,长击短砍,柔中带刚,浑厚雄健,虚实互应,变化无常,更令人难防难测的是,她单刀中藏有双剑技法,刀术中隐有致命的杀机,叫人难以招架,她挥刀运气,纵横闪跃,更是斩刺得心应手,随机变幻,使人防不胜防!
虽然子燕不及翠娥悟性好,但二人互为见解,互帮互效,多受翠娥指点,他凭借自己是个男子汉,又身强力壮、敏捷、他挥刀力沉迅猛,使出的多是正宗杨门剑法、刀随身进、忽忽翻飞,如流星赶月,忽而舒臂一劈,又似大鹏啄食,幼兔难逃,忽而上冲,展翅入云,小鸽必擒,他出剑架刀都显得手疾迅猛,一砍一劈,更是又快又沉,丝毫不让对方有半点喘息之机。身手步式,击护回环,令人叫绝,谁要是亲眼目睹他二人刀剑搏弈,谁也难说出他二人是在练武呢,还是真杀!杨门功夫果然真是了得。
一天,他二人正在院中对练《刀剑十二法》,院门被猛烈的敲击声打破了一切寂静。子燕打开门,十几个官兵和三十几个青年男子站在门口,一位军爷道:“想毕你们已看过榜文,近日潘国出兵侵犯我国边境,榜文告明,年满十八至三十岁的男子,每户必出一人应征,家中没有男的,也要出银支助军资,请公子立即随我们去吧。”
子燕愣住了,翠娥明白了,军爷身后的三十几个青年男子,就是今天才被召从军的,翠娥面露笑靥道:“各位军爷,请屋里坐,稍歇喝杯茶,有话大家坐下说,茶毕再走不迟。”
那领头的军爷一见,心中暗奇:“呀,此女子美若天仙,语如黄莺,自己从未见过如此美貌的女子。”又见她一身短打,手中握着双剑,显然刚才她夫妇二人正在院中习武,她身着并不华丽,头无首饰,面无擦脂抹粉,竟有如此风韵,令人销魂。他愣了好一阵才道:“兄弟们,大家在外稍等片刻,我和赵瑞(另一个校卫)进去看看,一会便出来。”
两位军爷进屋坐定后,翠娥递上了一杯茶道:“我二人才结婚不久,家中又无父母兄妹,请两位军爷体谅,高抬贵手,我夫妇二人不胜感激……”翠娥给二位军爷一小包银子,另又给一串钱道:“这点小钱给各位军爷去喝杯茶,不诚敬意。”
两位军爷相互看了看,并点了点头,道:“我们看你二人新婚,家中又无旁人,实不忍心立即带公子去从军。不过,你二人也要有所准备,朝廷明文规定,我二人也不敢抗违。如果边关吃紧,各州县郡,还会挨家逐户征兵,你二人要爱惜目前的时光,暂不随我们去了,我姓杨,单名一个雄字。”
翠娥、子燕二人千恩万谢,当二位军爷离去后,俩人紧紧抱在一起,好像一松手就会失去对方似的。良久,子燕道:“潘军若大举入侵我境,我早晚必会应征奔赴上沙场,刚才那位军爷说得好,‘要爱惜目前的时光’,小姐,来,我二人继续练杨门功夫,一旦我上边关,即可为国效力,又可防身立功。”
从那以后,俩人更加珍惜光阴,刻苦研学杨门功夫,二人形影不离,相敬如宾。一月过去,他们的院门又被敲响,领头的不是前次那两位军爷了,无论子燕,翠娥如何哀求,首领一概不领情:“大敌当前,民不保生,为国为民、必尽全能、榜文明示,家有十八至三十岁的男子,不得推辞,文中还讲,敌退即可回家,敌不退,一至两年自会轮换返乡……”
子燕只得向翠娥告别:“小姐,我走后,你独自一人在家,少劳累,多保重……”
翠娥:“公子当着那么多人还叫我‘小姐’,早就该改叫‘娘子’或‘夫人’了。”
子燕:“我与你拜堂时就发过誓,我一辈子叫你小姐,我会象翠环对主子那样,无论你七老八十,我都会这样对待和称呼你的。我走后,你还是雇一个丫环来陪你……”
翠娥:“随你怎么叫我,你一人在外,一定处处小心才是,我不需要丫环,我只等你平安回来。”二人抱头而泣,连当场的士卒也不忍细看。
自子燕走后,翠娥心中空荡荡的,每日失魂落魄,茶饭不香,夜深难寝,无心赏景,只一心苦练杨门功夫,以此来冲淡自己的痛苦。
深秋,园内和湖边的树叶全落了,草也黄了,老槐树阴郁地立在那,它被满身皱纹折磨着。无情的秋风剥去了它们的外衣,让树木光着枯枝在秋风中摇曳,秋风也太无情了,连老槐树的最后几枝树叶也被一扫而光。
冬天来了,寒气袭人。院内和湖边的鸟儿及青蛙声早已消声匿迹,原来那绿油油、厚厚的草地,已变成光秃秃的褐色枯藤,寒风呼啸,万木凋零,历历在目的是一遍冬天惨淡而如睡的景象,这场景不得不令人心寒意冷。
春天,大地从冬寒里苏醒过来,满园又发出了嫩芽。它们在春风和阳光的抚摸下,慢慢生长起来的是绿草、翠叶、红花,万物象赶集一样奔聚而来,形成了迷人的春天,那浓郁的花粉和青草的气息,随风阵阵飘来,使人清爽、陶醉。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使翠娥感到春天的美丽和舒心。她每天愁眉不展,无精打采,心事重重,思绪万千,时常听到的是她一声声唉叹。春天好象对她毫无意义,她好象一至过着寒冬的艰难生活。
时至盛夏,太阳刚一出,地上已经象一盆火炉,热得使人透不过气来,湖边柳叶象得了病似的,树枝挂着叶子打着卷,树条一动不动,无精打采低垂着。天上没有一丝彩云,太阳把大地烤得滚烫滚烫。偶尔一阵南风,从地面掀起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使人的脸上火燎火烧地感到窒息。知鸟晒得“知、知”叫过不停。哪怕是清晨,炎热的夏日也会扫尽清晨的露珠,人们生活在这闷人难熬的酷热夏日,好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翠娥更是感到度日如度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