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第十二章 (1 / 2)
这时,从院内楼阁上传来了古筝,有懂行的知道,这是林小姐在用古筝弹奏《霓裳曲》,〔註﹕《霓裳曲》.原名叫“婆罗门曲”,后经唐玄宗李隆基润色,改为《霓裳羽衣曲》,流传盛广至今。〕弦幽如孿鸣凤奏,韵绝音妙,时而似泉水轻流,音润倾情,时而奔放激烈,尤如玉珠落在玉盘里,清脆连珠。古筝过后,林小姐又弹起了琵琶,一曲《六幺》〔註﹕《六幺》.是唐代盛行的一种曲调名称。》更是使人陶醉,琴声优雅动听,音润倾情,犹如傍晚黄莺在花前月下唱歌。大家万万没有想到,今晚能亲耳听到雪公子和林小姐如此绝妙的丝竹声〔註﹕丝竹﹕丝﹦指琵琶、古筝等有弦的乐噐。竹﹦指箫、笛、笙等用竹噐吹奏的乐噐。〕,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听一回。
曲终,人们如醉如痴不肯离去,都希望还能听到林小姐的琴声,在月光下,人们静静地站着,好像林小姐弹奏的《霓裳曲》和《六幺》还余音绕梁,久久在耳边回荡。夜,显得那么宁静,月,显得那么圆,光,又是那么柔和。其实,三月十七,月已不那么圆了,光并不是那么柔和。反有点寒意,但大家的心却反其道而行之。
这时,大管家来到后院道:“父老乡亲们,院子里风大易受凉,还是回大厅里将酒斟满吧。”众人才失望地往大厅走去。子燕也跟在人群后边,大管家追上一步:“雪公子请留步,我家老爷叫你,你马上跟我到老爷书房相见。”
子燕不知此去凶多吉少,他紧跟林杰来到书房,林老爷坐在书房正面,旁边有一小门,门上垂挂珠箔,帘后是否有人,在外是看不清的。林员外也未让坐,只略沉思了一下,面带严肃:“今日在教场我曾问过公子,但我实不记得了。不知公子姓甚名谁,家住何方?现居何职,父母有何贵干,是否吃朝廷奉禄?”
子燕也知道,林老爷是记得自己今日在小台的回答,不然大管家不会称呼自己为“雪公子”的,但自己确不敢怠慢:“小人姓雪,名子燕,今年二十二岁,家住离此不远的清江镇,本人无职无业,只靠上山捡柴狩猎为生,父母早已去世,并无奉禄。”
林戕笃:“那么,你靠什么生活?”
子燕:“上山捡柴,打猎维系生活。”
林戕笃:“只靠捡柴,打猎够你生活吗?是否依赖别人施舍?”
子燕:“我五岁丧父,七岁丧母,我一人到今日二十二岁,全赖自己一双手。我现已身强力壮,不需任何人施舍,我还能帮助一些比我更穷的人……”
林戕笃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我为官二十余年,为朝廷效力三十年,略有名气,家有万贯,也算得上是一户大家。你无职无业,还父母双亡,我们门不当,户不对。你以打猎、捡柴为生,家中定然一贫如洗,哪能与小姐匹配,我若答应这门亲事,岂不遭满城百姓耻笑?就连这三天参加生日的人也会指责我、笑骂我!你如果今天换成我,也不会同意这门婚事的。刚才我与夫人及小女谈及此事,我和夫人一至,决不能答应这门亲事,以免受人指责,除非小姐嫁出门,你连自己生活都困难,哪能供一个金玉之身的千金小姐!小姐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呼百应,高居在上的生活,当她知道要嫁就必须出门,也不同意与你连理了。雪公子,你可曾为我想过?可为小姐想过?”林戕笃见雪子燕低着头不语,他又接着说:“我看你一表人才,憨厚有余,我不忍心让你空手而去,我和夫人、小姐给你一点补偿吧。”他回头吩咐站在旁边的林杰:“管家,拿一百两银子给雪公子。”
子燕忙制止:“老爷,我不需要银子,我只想与小姐见一面。”
林戕笃:“我刚才晓之以理给你道明了,你不用再抱什么幻想,这就是我、夫人、小姐的意思、难到你还敢在林府耍横,抢亲不成?!管家,把银子给他,送客!”
子燕心如刀绞,他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他忍不住心中的疼痛和耻辱:“我虽然不是贵胄王孙,但我人穷志不穷,凭着我这双勤劳的双手,过得很舒心,我不需要老爷恩赐的这一百两银子。”说完,子燕将那快玉佩往桌上一放,便大踏步走出林府大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