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新婚风波(一) (2 / 3)
等到众人吃罢了早饭,李府前来迎亲的两个使女便走上前来,小心翼翼的搀扶着黑二姑上了花轿。等到新人上轿,迎亲的队伍开始吹吹打打,向着斟灌城里走去。
黑二姑乘坐的花轿,是一顶描金绣花八个人抬的大花轿。
说起轿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无论在宫廷剧中,还是从旧时的电影、电视中,经常可见轿子的踪影。但是说起轿子的一些常识,可能多数人不懂。有的人即使知道一点,也是一知半解,凤毛麟角罢了。
关于轿子的知识,笔者也借机恶补了一下,这里借花献佛,顺便与列位共赏。
轿子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交通工具。有人说,轿子是一种不用车轮的车,这话不无道理。
《隋书·礼仪制》记载:“今辇制像轺车而不施轮,用人荷之。”没有轮的“车”,用人抬着走,这便是轿子。
据史书记载,轿子的雏形远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尚书·益稷》中,记述了大禹治水时自称“予乘四载,随山刊木。”这“四载”中,就包括最原始的轿子。
对此,《史记·夏本纪》中也有类似的记载。1978年,在河南固始县侯古堆开掘的春秋战国古墓中出土了三乘肩舆(轿子的古名)。它们制作精巧,包括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说明此前,肩舆已经有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从先秦到两晋时期,统治阶层主要乘车外出。虽说当时的轿子还不很流行,但是皇室贵族中的一小部分群体还是越来越喜欢使用轿子。
晋朝顾恺之在他所画的《女史箴图》中,就生动描绘了西汉成帝与班婕妤同乘一驾肩舆的情景。
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有一幅《步辇图》,画的就是唐太宗乘坐轿子。图中,唐太宗端坐在一乘“步辇”上。由两个宫女抬着,四角还有宫女扶持。
《旧唐书·玄宗纪》载:唐玄宗一次欢宴百官于上阳东州,醉者赐以床褥,“肩舆而归,相属于路”。一时乘肩舆者很多,然而乘轿毕竟是皇上的恩赐,轿子还不是社会通用的交通工具。
轿子作为一种较大普及的交通工具,始于宋朝。在张择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繁华的北宋京城汴梁大街上,就有许多人乘轿子出游。
这些轿子同汉唐时期的轿子大同小异,仍两人抬杠,但选材精良,以硬木为主,上雕花纹飞龙,造形美观。样子和近代见到的大致相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