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 红毯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月21日 红毯 (1 / 3)
        栅栏村杨树道上,我坐在父亲自行车后座上,由东向西行驶,那是回家的方向。

        我突然感觉眼前一红,脚下的自行车轮胎轧上了一截红地毯,地毯刚刚被雨水冲刷过,毯面一尘不染,还没有完全干,鲜红得耀眼。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村里组织活动铺红毯,而且铺这么远,一定是迎接非常尊贵的客人或者特别隆重的活动。好像父亲刚刚操办过一项大型活动。他们一定认为红毯铺在土路上就等同于报废了,而且又不是全新的,认为没有回收的必要,才铺在地上没人管的。前面还铺着两截,每截约2米宽、10米长,想必断了截的那些都被其他村民各取所需了。

        但是通过这次淋雨,表面的污垢尽数清除,地毯的本色露出来了,并没有被人们践踏得致死、致残,铺在院子里当通道最好不过了,从此生活也有了仪式感。我在后座练上了蒙古民族马上取物的功夫,动作是那个动作,但效果比他们神奇多了。父亲在地毯上骑车轧过,我探身用手一抄,就把地毯卷起来,并收在身后。第二截如法炮制,轻轻松松把两捆红毯放在身后座位上(现在想想我的手法不可思议是一方面,自行车后座也是够长的)。

        我们的自行车向北拐,路右边有家人正要浇地,在路上挖了一道阳沟,还没有引水。父亲骑车顺着阳沟下去又上来,没有感觉有多颠簸,但上下倾斜的角度稍微大点。过了阳沟,对面碰上王建国、王克杰骑车过来,与我们打了招呼,跨过阳沟向南驶去。快到枣树林时,我觉得后面空荡荡的,伸手摸去,两捆地毯不翼而飞。

        “爸爸,地毯没了!”

        “什么地毯?”

        “刚才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收起来的。”

        “那还回去找吗?”

        “还是找找吧,那地毯挺好的。”

        我骑着父亲的车,飞速地踅回去,目标直指阳沟,我坚信是在那里掉的,别的地方十分平坦,几乎不可能。自行车上的视野非常好,远远地看见阳沟附近除了土什么都没有,我没有减速,手提前把,脚提后轮,直接飞跃过去。在阳沟上方,我发现它还是很宽的,沟底反射着亮光,可见浇地的人家非常讲究,也非常懂行,底面越光滑密实,渗水越少,水流越通畅。道理谁都懂,但肯下功夫做好的没有几家,这一片都是种园子的好手,能把菜种好是有道行的。我不禁向左瞥一眼正在打畦背的人,穿一身青色大褂、青色裤子,戴着宽边草帽,正在低头忙碌着。

        我的下一个目标是王建国和王克杰,他们已经转到杨树道,走出去很远。与我们错身的时候,我没有注意他们车后驮着什么,但现在远远看去,他们的自行车后架上都有一捆东西,神似我丢的地毯。我虽然还不能确定,但已经脑补了当时的画面。我们过沟时,地毯掉在地上,他们正好看见,但是没告诉我们,蔫不禁的捡起来,然后继续前行。我的车迅速拐上杨树道,在北面道边的草丛里看见一捆绑得牢牢的地毯,显得非常破旧,而且底部被泥土包围着,很明显是有人收拾道路丢弃在路边的,不是我的其中一捆。

        终于在杨树道尽头追上了他们,王克杰回头问:“你怎么又回来了?”

        “我来找地毯。”我还没有看清他们后面驮的东西,更不能说因为怀疑专门追过来。但很快,我发现他们驮的并不是我要找的。

        “地毯啊,刚搞完活动,有的是,你要那个干什么?看,前面就有一堆儿。”王建国刹住车,一只脚支在地上说。

        唉,我也知道有的是,可是这些都太破了。我看着建国爷指的那几卷,在万村路东边的草坑里,都快糟透了,比刚才我看见的那一捆还要不入眼。我脑筋飞转,又想到浇地的青衣人,告别王建国和王克杰,掉头往回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