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零一五章 岁在甲子 (1 / 3)
在张扬脑海中,那些关于白波黄巾的描述里面,对于白波黄巾的人数大多都只用了简单的一句‘从者十数万’这样简单的带了过去。
后世的时候就有人分析过,带入古人数数爱夸大这个因素,那这个‘从者十数万’就可以定位到了十万或者不到十万这个数字上。
再加上递交给朝廷的各类文献肯定要夸大一些,以及人传人的那些流言中的夸大成分,历史中并州总人口数量这么几个考证结果,最终把白波黄巾第一次追随张角时候起义的人数定格在了7~8万这个数量上。
这7~8万人虽然名以上都是盗匪,但也不可能真的全部上阵杀敌,他们和那些胡人的作战模式不一样,胡人的作战模式算是把后勤补给直接带在身边,所以可以说全民皆兵,这个兵指正规士兵。
汉朝境内的非胡人部队体系就不一样了,他们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运输粮草,押送粮草,保证粮草安全,这就需要专门的人去干这件事情。
这次李乐一次性采购一万件武器,如果再加上之前零零散散采购的那一万多,被这两万武器装备武装起来的士兵应该才是白波黄巾的主要力量。
剩下的人看起来就是预备队加运输队的存在了,只通过武器采购这一件事情,张扬就把对方的底细分析的差不多了。
不要小看这两万的作战部队,黄巾之乱刚刚开始的时候,灵帝为了镇压近在咫尺的颍川黄巾,也只不过是派出了四万全副武装的官兵而已,对于这些草莽团体来说,两万的武装力量依然是不小了。
也怪不得人家之前敢大言不惭的拉拢张扬,也怪不得一帮匪人居然也敢和张扬起冲突,人家是有这个底气的。
不过在张扬眼中盗匪依旧是盗匪,拿起刀枪的百姓依旧还是百姓,其作战能力和军事素养显然和真正的正规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尤其他又很清楚的知道,所谓黄巾军除了这些武装士兵外其余的那些人到底是怎样的程度。
再加上之前张扬接连参与了两场级别都在十数万士兵的大团战,这个数量的作战部队还吓不倒他,这也就是综合考量之后张扬答应对方交易的原因。
双方意向谈妥了,其他细节也很快就敲定了,毕竟合作了挺长时间的对于交易这种事情都很顺手。
带着自己小心思的李乐辞别了张扬,在张扬亲卫的护送下离开了农业园区。
李乐走后张扬开始低头撰写文书,准备把那些之前积压的货物运送出来。
这次在运送这个环节上张扬主动示好把这个工作给接了下来,不用自己出人出力去那么远的地方拉货,李乐自然也是顺坡下驴,把这个工作给了张扬。
但其实这里面有张扬自己的打算,李乐这次大批量的订购让张扬感受到了暴风雨来临前的那股紧张感,他必须要想办法增加自身的防御实力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