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人在边疆 (1 / 3)
公元169年正月,汉灵帝刘宏继位。
他不知道的是,他接手的是一个已经千疮百孔、内忧外患,即将支离破碎的帝国。
同年年底,大汉帝国北方并州云中郡,一位名叫张杨的男孩子出生了。
并州,大汉帝国都城洛阳正上方的一个州,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发源地,也就是说从那个时候开始,此地便成为中原和塞外胡人接触频率最高的地方。
面对胡人的野蛮,先秦的做法是驱逐和约束,大汉帝国前期也是这样做的,但等到汉帝国进入到知识分子、外戚、宦官三方权力不断斗争的中后期的时候,内斗消耗了这个帝国太多的生命力,导致这个帝国已经没有了任何能束缚这些胡人的手段了。
一转眼,汉灵帝继位已经过了11个年头,这11年里,鲜卑人从胡人优胜劣汰的法则中脱颖而出,成为大汉帝国北面最大的威胁。
这期间,鲜卑人数次通过并州、幽州、凉州三处州府南下进行掠夺,而其中作为道路最好走,也是距离大汉朝都城洛阳最近的并州一线则是鲜卑人南下的重点路线,自然,并州人民为此是死伤惨重。
同时11年中,大汉帝国从南边的少数民族起始再到后来中原的地带,都不断地有人举起反旗,在这个帝国身上不断划出一道道的恐怖的伤口,让大汉帝国这位本就病入膏肓病人病的更重了。
就在这样一个乱世就要揭开序幕的前奏阶段,并州五原郡九原县,残破的县城外一位骑着一匹老马的孩童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在并州看见一匹马不奇怪,但看到一位只有10余岁的孩童骑在一匹皮脂斑斑脱落的老马上就比较少见了,只是对于这少见的场景,九原县的居民们却好像已经习惯了,连城门口身上穿着各种补丁的兵丁都未露出戒备的神色,甚至其中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兵头对着正在城门口下马的孩童调笑道。
‘张少爷,你又来找揍了?这几天你可是来的频繁了,隔三差五的就来一次,你可真闲,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去军市那里多找一些伙计干,攒够了钱换匹好马才是正事不是。’
在门口下了马,整理好了手中的缰绳,这位被叫做张少爷的孩童笑嘻嘻的冲着那位老兵头点了点头,孩童脸上虽然风尘仆仆的很脏,但笑容却很阳光。
孩童跟着稀稀拉拉的人群进入了县城中,这番小大人的模样倒是让一些新到这里的商人们很是惊奇,令他更加奇怪的是,这孩子卑人称为‘少爷’却为什么还要去做工,这可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矛盾点。
再好奇心的驱使下,有人开始悄悄向那位老兵打听起了这孩子的来历。
‘张少爷啊,可是咱这一带的小名人,本名张杨,是咱们并州张氏旁支一脉,3岁时鲜卑人大规模南下,他们那支子死的就剩下了他这么一个活口,听说是在死人堆里躺了一白天趁着夜色逃了的,可怜的啊,不过要么怎么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呢,这小子居然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活了下来,等到张家家主家发现有这么个孩子流落在外面的时候,他已经都这么大了···张少爷别看年纪小,手可是巧的很,在军市上干一些缝缝补补的伙计,真是不敢想象,这些年这小人没死也没学坏就这么安安分分的活着,你说神奇不,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咱当年可是在刺史张大人手下干过亲兵的,只是后来伤了就退了下来···’
人啊这年纪一大就爱唠叨,老兵自然也不例外,再加上确实是知情人,被人这么一问难免显摆一下,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
军市顾名思义,属于军队的市集,汉朝是有这个编制的,本来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各地驻军的经济条件,到了现在几乎已经成为了各个驻军的主要经济来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