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朝青山做千里镜(02)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朝青山做千里镜(02) (1 / 2)
        罗城军营在快速建设中,新的军营可容纳600人同时训练,设计简洁,重点在住宿和训练设施方面,确保住得下,练得上。

        医疗队的发展更是令人想象不到,除了前期动员,加上慕名而来的一共19名男女加入了医疗队,其中不乏具备中医临床经验的年轻人。

        他们在一起相互学习、交流,加上易山的战场救护知识已经形成完整的讲义,学起来进步很快。已经能够组成小组进入村庄给老百姓看病,处置意外受伤了。

        沈志远在赵晓兵的启发下,指导村里做竹器的老农用厚竹片、猪鬃制成了牙刷立即在部队配发,很受欢迎。赵晓兵建议再精工制作,增加舒适度后组织村里老人大量生产外销。

        研究所根据赵晓兵关于肥皂、香皂,牙粉的描述文稿进一步公关,正在研发。

        流民开荒借助蓄力进度很快,赵晓兵还结合后世见过的犁,耙,锄头和山锄对农具进行改进,有精铁的加持,事半功倍。

        已经开垦出水田5000亩,旱地3000亩,梯田2000亩。他各个生产队引入奖励机制,在比质量,比速度,比和谐“三比”中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颁奖。充分发挥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优势。效果明显。

        他娘又送来300套军装了,新军,联防队员都穿上,只是为了区别,联防队员没有帽子,穆桐还跑来缠着赵晓兵要呢。现在走在街上,冷不丁就见着个当兵的,不是新军士兵肯定就是联防队员。

        改进后的军装更显军人气质,连那些没有当兵的年轻人都梦想得到一套呢。赵晓兵让他娘抓紧赶制,要保证新军春秋,夏季,冬季服装人人三套,联防队员两套。

        更可喜的还有朝青山,他成功地制造出第一架千里镜,调节铜管后,最佳效果可以看到5里以外,清晰见人。

        赵晓兵非常满意,要知道能在5里以外发现敌情是什么概念,撒个尿再应敌都不是问题,而且还有改进的空间。

        研究所在火器上的进展不大,只是将火药系列化了,正在建设水力锻压设备。赵晓兵担心夏季过去,降雨减少后无水,建议穆所长集中力量,先搞几门简单的飞雷炮出来备用。

        在许天的帮助下,研制成功了后世八路用的军号,号音嘹亮,传音甚远,经过他的培训,司号员已经能够熟练使用,部队也开始习惯号音发令。

        赵晓兵见子文闲的无聊,便叫她去请村子里的老学究找合适的地方刷标语,把道路两旁岩石稍加平整,墙面都利用起来用白灰刷上“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保家卫国、人人有责”,“自力更生、发展生产”,“人人平等,遵纪守法”等等。

        赵晓兵把新军和生产队的文化教员集中起来培训,宣讲《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到部队夜校去给干部战士讲课,把游击战十六字方针撰写出来交给部队。他希望通过不断地教育,感化,改变大家的思维观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