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行取经(一百三十六) (2 / 4)
话说这时寺中众僧,听说寺内来了一个东土大唐的取经僧人,寺中若大若小,也不问长住、挂榻、长老、行童,全都来参见。茶罢之后,摆上斋供。这时长老还正开斋念偈,八戒却是要紧,馒头、素食、粉汤一搅直下,不见半点礼数。
这时方丈却也十分人多,有知识的就赞说三藏威仪,好耍子的则都是看八戒吃饭。却说沙僧十分眼溜,看见头底,就暗中把八戒捏了一把,说道:“斯文!”八戒却是着忙,唯恐吃的少了,急的叫将起来,说道:“斯文,斯文!肚里空空!”
沙僧见他这般说,就笑道:“二哥,你不晓的,天下多少斯文,若论起肚子里来,正替你我一般哩。”八戒方才肯住了自己那饿死鬼一般的吃相。三藏念了结斋之后,左右撤了席面,三藏就称谢。
寺内僧众问起他们师徒四人东土来因,三藏又说到古迹,都在哪里摆谈,才问起布金寺名之由。那僧就答道:“这寺原是舍卫国给孤独园寺,又名祗园。因是给孤独长者请佛讲经,金砖布地,又易今名。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舍卫国,那时给孤独长者正在舍卫国居住。我荒山原是长者之祗园,因此遂名给孤布金寺,寺后边还有祗园基址。近年间,若遇时雨滂沱,还淋出金银珠儿,有造化的,每每拾着。”
三藏听说居然真是佛经中的那处祇园,就叹道:“话不虚传果是真!”又问道:“才进宝山,见门下两廊有许多骡马车担的行商,为何在此歇宿?”众僧回道:“我这山唤做百脚山。先年且是太平,近因天气循环,不知怎的,生几个蜈蚣精,常在路下伤人。虽不至于伤命,其实人不敢走。山下有一座关,唤做鸡鸣关,但到鸡鸣之时,才敢过去。那些客人因到晚了,惟恐不便,权借荒山一宿,等鸡鸣后便行。”
三藏闻言,就道:“我们也等鸡鸣后去罢。”师徒四人与众僧正说处,又见有僧人拿上斋来,却与唐僧等吃毕,在寺内安歇了。
此时上弦月十分皎洁,三藏就与行者步月闲行,又见有个道人来报道:“我们老师爷要见见中华人物。”三藏急忙转身,就见原来是一个老和尚,手持竹杖,向前作礼问道:“此位就是中华来的师父?”三藏答礼道:“不敢。”
老僧见了老者形貌后,称赞不已。又问道:“老师高寿?”三藏回道:“虚度四十五年矣,敢问老院主尊寿?”老僧就笑道:“比老师痴长一花甲也。”行者闻言,笑道:“今年是一百零五岁了,你看我有多少年纪?”老僧回道:“师家貌古神清,况月夜眼花,急看不出来。”
行者本来要卖弄一番,却是被三藏制止,三人在此叙了一会,又向后廊看看。三藏道:“才说给孤园基址,果在何处?”老僧回道:“后门外就是。”随教开门,但见却只是一块空地,还有些碎石迭的墙脚。
三藏见了,就合掌叹道:“忆昔檀那须达多,曾将金宝济贫疴。祗园千古留名在,长者何方伴觉罗?”
他们就都玩着月,缓缓而行,行近后门外面,至台上又坐了一坐。忽闻得内中有啼哭之声,三藏静心诚听,就听见哭的是爷娘不知苦痛之言。他就感触心酸,不觉泪堕,回问众僧道:“是甚人在何处悲切?”
老僧见三藏问起,即命众僧先回去煎茶,见左右无人,方才对唐僧行者下拜。三藏赶忙搀起问道:“老院主,为何行此礼?”老僧道:“弟子年岁百余,略通人事。每于禅静之间,也曾见过几番景象。若老爷师徒,弟子聊知一二,与他人不同。若言悲切之事,非这位师家,明辨不得。”
行者就问道:“你且说是甚事?”老僧回道:“旧年今日,弟子正明性月之时,忽闻一阵风响,就有悲怨之声。弟子下榻,到祗园基上看处,乃是一个美貌端正之女。
我问他:‘你是谁家女子?为甚到于此地?’那女子道:‘我是天竺国国王的公主。因为月下观花,被风刮来的。’我将他锁在一间敝空房里,将那房砌作个监房模样,门上止留一小孔,仅递得碗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