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取经(十六)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行取经(十六) (1 / 4)
        只见那宫主下了宝殿之后,行至白玉阶前,见了刘全后,一把扯住他,道:“丈夫,你往那里去,就不等我一等!我跌了一跤,被那些没道理的人围住我嚷,这是怎的说!”那刘全听她口说的话虽然是妻子之言,但是观其人却并非妻子之面,是以一时不敢相认。

        唐王见了,却已是断定这二人就是夫妻,于是说道:“这正是山崩地裂有人见,捉生替死却难逢!”好一个有道的君王,只见唐王就将御妹的妆奁、衣物、首饰,尽皆赏赐给了刘全,就如同陪嫁一般。

        又赐与他永免差徭的御旨,着他带领着御妹回去。于是他夫妻两个,便在阶前谢了太宗恩典,欢欢喜喜地还乡去了。有诗为证:人生人死是前缘,短短长长各有年。刘全进瓜回阳世,借尸还魂李翠莲。

        他两个辞了君王之后,径直回到均州城里来,见旧家业和一对儿女俱是尚好,两口儿便日日对人宣扬善果。

        却又说这边尉迟公将内府的金银一库,送上河南开封府来访看相良,此人原来靠着卖水为活,妻子张氏则是在自家门首,贩卖些乌盆瓦器营生,但赚得些钱,却只够以盘缠为足,不过好在他二人多少斋僧布施,时常买了金银纸锭,记库焚烧,故而有此善果臻身。

        所谓得在阳世间是一条好善的穷汉,那世里却是个积玉堆金的长者。尉迟公将一库的金银送上他门,只吓得那相公、相婆无不魂飞魄散;又兼有本府的官员,在他家的茅舍外车马骈集,把那老两口子吓得是如痴如哑,全都跪在地下,只是磕头礼拜。

        尉迟公却是赶忙扶起,对他二人说道:“老人家请起。我虽是个钦差官,却赍着我王的金银送来还你。”他却是战兢兢的答道:“小的没有甚么金银放债,如何敢受这不明之财?”尉迟公则是耐心解释道:

        “我也妨得你是个穷汉;只是你斋僧布施,尽其所用,就买办金银纸锭,烧记阴司,阴司里有你积下的钱钞。是我太宗皇帝死去三日,还魂复生,曾在那阴司里借了你一库金银,今此照数送还与你。你可一一收下,等我好去回旨。”

        那相良两口儿闻言,只是一个劲儿地朝天礼拜,那里敢受这许多金银。说道:“小的若受了这些金银,就死得快了。虽然是烧纸记库,此乃冥冥之事;况万岁爷爷那世里借了金银,有何凭据?我决不敢受。”

        尉迟公又劝道:“陛下说,借你的东西,有崔判官作保可证。你收下罢。”相良道:“就死也是不敢受的。”尉迟公见他如此苦苦推辞,也没得奈何,只得具本差人启奏陛下。太宗见了本,知道相良不肯收受金银。道:“此诚为善良长者!”

        于是太宗也不强求,即传旨教尉迟敬德将金银与他修理一座寺院,起盖生祠,请僧作善,就当是还他一般。旨意到的那一日,尉迟敬德望阙谢恩,宣旨告与众人皆知。遂将那一库金银买到与城里军民生活无碍的地基一段,周围足有五十亩宽阔,在这上面兴工,起盖一座寺院,名唤“敕建相国寺”。左边供奉有相公相婆的生祠,镌碑刻石,上面写着“尉迟公监造”。这寺庙后来就成了大相国寺。

        待到这座寺庙完工之后,尉迟敬德回奏,太宗甚喜。便又聚集起来诸多官吏,出榜招僧,就在此地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内的无数孤魂。这皇榜布满天下,各处官员都要推选有道的高僧,上长安来做法会。

        不消半个月的时间,天下就有许多高僧俱到长安来了。唐王传旨下去,着太史丞傅奕在这之中又要选举高僧,修建佛事。傅奕闻旨,却是上疏以止浮图,以言无佛。表曰:

        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涂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闻俗徒矫托,皆云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足为信。

        太宗看过了这表之后,就将此表掷付与群臣,让他们商议此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