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建文文臣——丁志方、甘霖、萧用道等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建文文臣——丁志方、甘霖、萧用道等 (2 / 3)
        陈迪,字景道,安徽宣城人。祖宥贤,明初,从征有功,世抚州守御百户,因家焉。迪倜傥有志操。辟府学训导,为郡草《贺万寿表》。太祖异之。久之,以通经荐,历官侍讲。出为山东左参政,多惠政。丁内艰。起复,除云南右布政使。普定、曲靖、乌撒、乌蒙诸蛮煽乱,迪率士兵击破之,赐金币。建文初,征为礼部尚书。时更修制度,沿革损益,迪议为多。会以水旱诏百官集议,迪请清刑狱,招流民,凡二十余事,皆从之。寻加太子少保。李景隆等数战败,迪陈大计。命督运军储。已,闻变,趋赴京师。燕王即帝位,召迪责问,抗声不屈。命与子凤山、丹山等六人磔于市。既死,人于衣带中得诗及《五噫歌》,辞意悲烈。苍头侯来保拾其遗骸归葬。妻管缢死。幼子珠生五月,乳母潜置沟中,得免。八岁,为怨家所讦。成祖宥其死,戍抚宁。寻徙登州,为蓬莱人。洪熙初,赦还乡,给田产。成化中,宁国知府涂观建祠祀迪。弘治间,裔孙鼎举进士,仕至应天府尹,刚鲠有声。

        叶希贤,号雪庵,又名云,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处州府松阳县人。明洪武年间举贤良,任监察御史。曾上书明惠帝要求惩治李景隆死罪,后不得批准。“靖难”兵起,奔逃中散失,家人疑其已死,以衣冠发丧葬。然希贤已抵蜀,隐姓埋名,削发为僧,号雪庵和尚,在重庆松柏滩建观音寺,朝夕诵经。时有隐者为补锅匠,二人结为友。常饮酒对歌,歌罢而哭,众人莫测其意。终时年愈百岁,告其徒曰:“我浙江松阳怀德里人也。”万历初年,有圣旨恤录,以表彰其孤忠大节。

        程济,明翰林院编修,做四川、岳池二州教授,夜晚观察天相,觉得有异常,于是上书说:北方将会有叛乱兵起,可能在明年,朝议时都说程济是没有根据的胡说,把他召回京城想杀掉他,他说:“请皇帝开恩,把我囚禁起来,如果明年,我的预测不应验再杀我。”于是把他囚禁狱中。

        北方靖难兵起,皇帝赶快把程济从狱中放出来,并升为征北军事。他上奏皇帝说:“我不愿做功臣,我只愿做一个智士就足够。”燕王的军队攻破南京,杀进金川门,建文帝想要自杀,程济说:“与其死掉,不如出逃。昔先帝留下一个箱子,说有难时开启。”遵而行之,左右速取红箱至,俱固以铁。济曰:“砸碎,得度堞三张,加裟、帽、剔刀俱备,白金十锭。”朱书遗诏曰:“建文从鬼门出,随臣从水西门御沟行,济亲为帝祝发。帝至鬼门,一舟靠岸,舟人乃神乐观道士王升。”他夜梦太祖使臣楫舟接帝至此,会神乐观,程济等三十二人随帝逃出了南京城,跟随皇帝到了滇南。闲来无事,皇帝命他作诗,程济诗中抒发了流亡在外的悲苦。皇帝喜欢吟诗,先帝在日,命吟新月诗曰“月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之句。先帝不幸,帝出亡。赋诗云:“牢落西南数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限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初收。新蒲细柳年年彩,野老吞声哭未休。”

        杨应能,明河南杞县人,吴王府教授,为建文帝二十二名亡臣之一,削发为僧,法号应能。后半生伴随建文帝逃亡至死,建文帝只好另收一名弟子,取名应惠。

        侯泰,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侯泰一生秉性刚直,光明磊落,常怀忠烈,坚守节操,为官廉明,不趋利,不避害。明建文帝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侯泰力主抵御,亲自负责督运粮食和军饷,保证前方供应。后明朝首都南京被攻破,侯泰在回京救驾的途中被燕王朱棣的军队俘虏,因坚决不降而被害,忠义肝胆,官民同赞。

        叶福,字叔畴,闽县人。建文庚辰进士,授刑科给事中。靖难兵起,福守金川门,死之。初,福见金陵势危,自期必死,乃遣家人归报其母,曰:“不得为孝子矣。”又尝语客:“孟氏所欲有甚于生,吾人心事不当尔邪?”建安杨文敏公与福同年进士,虽取舍异趣,然重其为人,福死二十余年,追铭墓。

        梁田玉,刑部郎中。

        梁良玉、梁中节,中书舍人。

        蔡运,南康人。历官四川参政。劲直不谐于俗,罢归。复起知宾州,有惠政。永乐初,追论奸党死。

        周缙,字伯绅,武昌人。以贡入太学,授永清典史,摄令事。成祖举兵,守令相率迎降。

        韩永,西安人,或曰浮山。建文时给事中,貌魁梧,音吐洪亮,每慷慨论兵事。燕王入,欲官之,抗辞,不屈死。

        张彦方,龙泉人。初为给事中,以便养乞改乐平知县。燕王起兵,应诏勤王,帅所部抵湖口。被执,械至乐平斩之。枭其首谯楼。当署月,一蝇不集,经旬面如生。邑人窃葬之清白堂后。

        牛景先,不知何许人。官御史。燕兵南下,金川门开,易服宵遁,卒于杭州僧寺。已而穷治齐、黄党,籍其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