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宗庙 (2 / 2)
并在百姓行动中检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百姓的实践,是检验这些客观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为百姓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都应坚持下去;凡是为百姓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东西都应坚决改正。
认识客观规律,往往是多次反复实践的过程,必须在连续不断的反复循环中“集中起来”,并“坚持下去”,我们的认识才能一步又一步地深化与丰富,才能一次比一次更正确。
宗庙的事情,云毅就要求董志,把这条原则坚决做好。不要认为我们给百姓提供了生活中的各种便利场所,宣传了百姓都是龙的传人,庄子里的百姓就会蜂拥而至。问题绝没有那么简单,你们要深入到百姓家中,询问他们对宗庙的意见,婚丧嫁娶在宗庙里,要用何种形式搞,百姓才乐于积极参与,在这里举办。
简单的说,大家都是龙的传人,这样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要从远古的神话中,过往的历史中,编很多凡人英雄的故事,来说明他们这些普通龙的传人,都做出了什么样的非凡成就。要有各种仪式和礼节,来渲染宗庙里的各种事情,让百姓觉得宗庙里,有一种神圣感,让大家从心里认可宗庙里的一切。
还有就是董志要考虑,宗庙能为百姓做些什么,能帮助些什么,这些都要董志来考虑。云毅说这是一个浩大繁复的工程,可能需要你花一辈子的时间来完成,你要有心里准备。可是一旦你坚持下去了,你想想,如果有一天,这整个天下,从村镇到县城,再到州府,都有宗庙的时候,所有百姓每天谈论的事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宗庙的时候,你是何等的成就和荣耀。
云毅最后给了董志5名刚识字的下属,就让董志走马上任了。
董志非常赞同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的方法,一到宗庙,就安排人员分成两人一组,到庄子中,询问普通百姓对宗庙的建议。花了几天的时间,一共搜集了100多条建议。然后按照这些建议,完善宗庙的各种流程。
同时,找懂得绘画的先生们,先后画了各种远古神话中,传说的神灵画像,以及儒家孔孟的画像,和各行各业的祖先等等,供来宗庙的各色人等朝拜。
按云毅的要求,把周边少数民族遵从的祖先画像,也同样挂在宗庙里,这里的少数民族都以夏禹、祝融、蚩尤为祖先,正好符合上古神话中的传说。
云毅让木匠做了一个木制龙的造型,形态威武的耸立在宗庙的正当面,代表宗庙的精神象征,下面刻上百家姓氏,说明众人都是龙的传人。
云公子说了,神话是一个民族梦想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高度提炼,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工具,要充分利用好神话,尤其是上古神话的传说,这是宗庙的根基所在。
现在百姓对祭祖和已故先人最为重视,可是这里大部分人,都是自家设立一个简单的灵位而已。在宗庙里专门为大家设立了祖先的灵位,并保持每天香火不断。每个已故家人也都有自己的牌位,当重要节日需要祭奠的时候,宗庙提供场所,让百姓们都有了寄托哀思的地方。以后婚丧嫁娶,生子添女的时候,也可以在宗庙里禀告先祖,得到祖先的保佑。
云毅还把龙的传人这首歌,截取了前半部分,教会了他们,作为宗庙里的庙歌,要他们教会所有来宗庙的百姓,并且当作仪式的一部分。当所有的人,都在到处传唱龙的传人这首歌的时候,这颗种子就会潜移默化地植入每个人的心中,将来的生根发芽那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烈士灵堂也建在宗庙里幽静的地方,现在一共有近40名队员的灵位,静静地摆放在这里,仿佛队员们从这香火中,在一直默默地看着宗庙的发展壮大。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各种事物都有不同的礼节仪式,云毅让董志不要那么复杂的形式,但每个环节都要有仪式感,可以简单,但绝不可以随便,只有节日的礼节仪式可以稍微复杂一些。为了各种礼仪,董志可是费了不少的周折,才把各个环节的礼节都确定了下来。
云毅还想编一些经书,把这个想法告诉董志后,董志说这个事情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他现在可是做不来,云毅便只能作罢,只能以后等有本事的人来写吧。
为了提高宗庙的影响力,每逢节日,云毅都是亲自示范主持,为宗庙造势。现在在整个庄子里,宗庙在众人的心目中,越来越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地方。虽然距离前世的**教堂,还不能相提并论,可是只要有了开始,面对几千年的传统,云毅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只要坚持走下去,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中国宗教的道路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