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考试 (1 / 3)
如今整个寨子里的总人数早已经超过两千人,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所有招募的工匠都签订最少十年的契约,统一居住管理,这些包括酿酒的工人在内,如今一共有将近300人。学校的孩子更是达到800多人的规模,由60多名老师负责。
云毅要求庄子里50岁以下的人,全部都要识字,最少在2000字以上,学校里开设了文化知识补习班,每天晚上举办培训学习,并且全部都是免费。
云毅和庄世杰张荣共同设立了一个考试制度,在云海庄内实行,以此拉开有知识和动手能力强的人,同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差距,从而调动人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云毅认为,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人们自觉主动地参与,不能完全靠强制,不然就会起到副作用。识字也是一样,很多农民和庄子里的普通工人,认为他们识字作用不大,又不是想考功名做官,识字看书其是就是浪费时间,虽然是免费识字,但真正积极愿意参与,认真对待的人只是一部分。
云毅设计了一套和他们切身利益挂钩的机制,来促进整个普及计划的实施。
那就是设立一个阶梯收入制度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来促使人们意识到识字读书和技能提高的直接关系。说白了就是文凭加技能,综合考评来确定你的收入。
具体是通过不同级别的考试,颁发不同等级的证书,而不同等级的证书,你得到不同的工钱待遇。云毅把等级分为10级,没有证书的人,工钱最低,每获得一级证书的人,工钱相应提高,要想取得高收入,那就要不断地升级。农民也一样,获得二级证书的农民,可以少交半成粮食,如果能考到五级,那云毅将聘请作为农业技师,还发放津贴补助。
工匠们的技能也分为10级,不同级别工钱不同,技能升级也要参考证书等级,才能升级。
工匠们现在有些人手艺技能出众,但识字很少,都是凭经验做活,那他们的工钱就只有技能的,只有取得各级证书后,工钱才能上涨,同时才能升到更高的技能级别。
以后很可能出现,一个经验丰富手艺高超的老木匠,如果他不识字,不学习,不考等级,就可能没有一个考过4级证书的学徒挣钱多。
云毅坚信,可能会出现高分低能的人,但绝大多数人,只要过了相应等级,那么在他工作的所属行业也一定能出类拔萃,做出更大的贡献。他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每个等级考试的内容而已。
要不了多久,人们就能意识到,识字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考功名做官,而是能通过书上的知识来完善各个行业的技能水平,为这个行业的发展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
因为每个等级考试的内容都会涉猎很多行业,这样可以使各个行业可以互通有无,相互了解,而不是自己在行业内闭门造车,不知其他行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行业间的相互促进,使得他要的工业革命早一天来到这个世界上。
现在的科举考试制度,是当世最公平的选拔官员制度,后世的高考都是这种制度的延伸,它的好处自然是最多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