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祸不单行
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放射出万道光芒。鸟儿在繁枝茂叶中跳跃欢鸣。枝叶上一滴滴露珠,在早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玉英衣着整洁、面带喜悦,步履轻盈地跟在父亲身后,走在黑狼谷中的小路上。刘诚显得格外精神,肩膀上背了个小包袱。一路轻松地迈着大步,越走越高兴。路边树上,鸟儿跳跃欢鸣。玉英兴致勃勃地边走边看。一对鸟儿,情侣般的并肩站在密叶中,窃窃私语似地啼叫着。还时不时地相互咬咬嘴儿、啄啄毛。玉英看着看着,不自主地停了下来。出神地朝枝头望着,渐渐地,脸上现出红晕。十多天前的事情,又在她脑海中出现:迎着初升的太阳,玉英扶着正乐从无名小洞中走出。两人走上山坡,正乐边走边朝一旁的玉米地看。冷不防绊了脚,身体冲前扑倒。玉英慌忙上前将正乐抱住,却被正乐身体压倒。两人相互搂抱着倒地上,表情从尴尬到羞怩,最后,都幸福地笑了。想到这里,玉英脸上现出羞怩的笑容。刘诚一边往前走,无意中回头看了眼,发现女儿已落在他身后十几步远,发呆地朝路边树上看。刘诚忙止步,回身欲冲女儿叫。却猛地看到女儿表情,似乎悟出了点什么,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他一手摸着脑门儿想了想,急忙转过身去,背对女儿假装提鞋,轻轻地咳嗽了声。玉英被父亲的咳嗽声惊动,脸更红了,连忙低头朝父亲走去。刘诚头也没回,装作提好鞋站起来,无事般地继续往前走。玉英赶上父亲,一声不响地跟在父亲身后,往前走去。路在父女二人的脚下,飞快地向前伸延着。
路边的那棵古槐树,渐渐出现在了视野中。父女俩快步往前走,刘诚径直从古槐树下走过。他神情愉快,只顾大步往前走。忽听身后女儿叫“爹。”刘诚止步回头看。见女儿站在古槐树下,仰脸望着古槐树冠发呆。便小心翼翼地问:“孩子。怎么了,是你在叫爹?”玉英冲爹点点头,一手指着树冠说:“爹,你看。那天,李公子就是睡在那片树枝上。”刘诚快步返回到女儿身边,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看。看到树冠中,李正乐躺过的地方,几块被砸断的树枝,叶已干枯。刘诚惊讶地往回退了两步,越过枝头往上看。只见断魂崖齐如刀切、直耸云天。刘诚倒吸了口凉气,矢口叹道:“真是好大的造化哇!”玉英只顾往树冠中看,没听清父亲说的话。于是就问:“爹。您说什么?”刘诚回答说:“哦。爹是说,李公子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还能安然无恙。并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必是大富大贵之人!”玉英幸福羞怩,点头一笑说:“爹说的是。”刘诚欣慰地点了点头:“那是。”然后又骄傲自满地说:“我女儿的眼光,一定错不了!”玉英更害羞,嗔怪地:“爹。说什么呢!”然后佯装生气地低头往前走去。刘诚愣了下,意识地捂了下嘴。随即又幸福快乐地摇头笑了笑,快步跟了上去。玉英放慢脚步等上父亲,回头问:“爹。你说,咱们此番进城,该如何个找法?”刘诚拍着脑门儿想了想,说:“我想,既然李公子留下话,说他与新任知县是同乡,就必然先到县衙去落脚。咱们何不先到县衙去打听?”玉英高兴:“爹所言极是!”刘诚又兴奋起来,自夸道:“当然啰。爹什么样的事情没见过?爹走过的桥,比你们小辈儿人走过的路还要多。”突然想起了什么,又唠叨说:“孩子。到了县城,不要离开爹,一个人到处乱跑。县城地方大,城里人规矩多,勿出笑话。见了李公子,莫怕羞,凡事爹作主。”刘诚唠唠叨叨一番话,反而把女儿说的更羞了,玉英难为情地责怪了声:“爹!”刘诚猛省,窘迫说道:“哦。不说了、爹不说了!”没事找事地说:“爹饿了。”掩窘的从肩膀上拿下包袱,从里摸出一个高粱、玉米二和面做的锅贴子,掰一块冲女儿递过来:“孩子,你也吃点吧。”玉英没去接,说:“爹,再忍忍吧。待会儿到了石马寺,菩萨面前烧柱香,求个吉利。然后向寺内和尚讨碗水,再吃不迟。”刘诚犹豫地咬了口,一边咀嚼着、一边点头说:“说的也是,爹听你的。”又将饼子塞回包袱,背肩上。父女俩继续往前走。
一路奔波,父女二人终于来到石马寺。进了观音殿,父女俩跪在菩萨面前蒲团上,闭目默祷。悟真拿一鸡毛掸,拂弹着殿内窗台上下的尘土。吴良端坐在佛像旁,一手捻佛珠、一手敲木鱼。嘴唇频频翻动,样子像是在念经。眼睛却微微睁开一道缝,偷偷向玉英父女审量。父女二人默祷完站了起来,吴良闭上眼。刘诚走到吴良跟前,摸出几枚铜钱,放在香案上,转身欲离开。吴良睁眼问:“二位施主莫非要进城找人?”玉英大吃一惊不知所措。刘诚惊讶地愣住,急忙回身问:“难道大师能未卜先知?”吴良微微一笑答:“贫僧还知,二位施主要找之人,乃是盼望已久、至亲至信之人。”父女二人更是惊诧不已,刘诚钦佩感叹:“大师真乃活佛在世、神人也!”吴良谦然神秘一笑,似是而非地回答说:“非是贫僧未卜先知神人也,实乃二位施主神情所致。适才,二位施主入得殿来,父亲荣光满面、喜气洋洋;女儿却是幸福含羞。此,不是已经告诉了贫僧。二位施主今日要找之人,乃是至亲、至信、至爱之人?”父女俩听后,对吴良更是信服得五体投地。刘诚便毫无顾忌地告诉吴良说:“不瞒大师,我父女今日要找之人,乃是小女半个月前,在黑狼谷中救下的一位山东客商。”听到这里,吴良想起了十几天前,深夜来寺投宿的李正乐。心中一下子全都明白了,他一边装模作样地微笑点头答应着、脑子却在飞快地运转着。一个大胆而又邪恶的念头,很快在他脑子里形成。见吴良如此神能,玉英便对父亲讲:“爹,咱们何不请大师算是一卦?看我们此番进城,可否顺利。”刘诚点头,又摸出几个铜钱搁案上,并向吴良施礼说:“那就有劳大师了。”吴良点头应允,并闭上眼睛,装模作样地掐指算了会儿。睁眼连连摇头说道:“不吉、不吉。今日,乃是七月二十九日,是第八个杨公忌。出门不吉、寻人不利。不吉、不吉。”刘诚闻言一脸的晦丧气,脑子里一片空白,没有了主张。玉英着急说:“大师。我父女跋涉几十里到此,一片痴诚。求大师仔细算上一算,看有无破解之法。能使我父女平安进城,顺利找人?”吴良憾然摇头一叹:“阿弥陀佛!一切都是天意,岂人力所能为之?”玉英失意地拉起还在呆愣中的父亲:“爹,我们走吧。”悟真不闻身边事似地,一手举着鸡毛掸,弹拂着墙角的灰尘和蛛网。吴良一边捻着佛珠、从眼角瞅着,刘诚父女满脸惆怅地走出了观音殿,唇边现出一丝神秘的笑纹。又过了会儿,估计玉英和父亲已出寺门。便大大方方地站了起来,走出大殿,向着前院一处偏殿走去。
父女俩哭丧着脸,出了石马寺的门。走下台阶,在门前大道停下。玉英犹豫地冲父亲问:“爹。要不,咱们以后再去吧?”刘诚低头发呆,琢磨了好大一会儿,才咬咬牙抬头说道:“阴阳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路已过半,咱们何不碰碰运气?”玉英犹豫地回答说:“女儿听爹的就是。”父女俩犹犹豫豫地朝着霸王梁方向走去。
就在父女俩在山门前犹豫不决的时候,寺内偏殿的泥塑后,吴良与“疤脸”“粉头”见了面。“粉头”嬉皮笑脸地冲着吴良问:“大哥。不会是看上那小妞了吧?嘿、嘿嘿。”吴良阴沉起脸,:“不许胡说!”“疤脸”生气:“干脆,追上去一刀砍了。省得以后为了个女人,弟兄们别扭!”吴良坚决地:“不行!那姑娘乃新任知县未婚夫人。留着她,说不准日后,会对咱们有大用处。至少,目前还不能伤害她们。老二老三,听大哥的!”“粉头”赌气不吭声,“疤脸”憋气的:“好。俺就听你的!”
“疤脸”和“粉头”走出偏殿,走向后院,从一墙角处飞身跃出寺院。两人施展轻功,踏岩攀壁,向着霸王梁顶飞跃而去。
顺着梁前大道,父女俩步履沉重地一步、一步往上走。刘诚一边抹着脸上的汗,一边心虚地仰脸朝梁上眺望。只见梁顶云缠雾绕、迷宫般神秘莫测。刘诚不自主地倒吸了口凉气,硬着头皮往上走。玉英更是心虚气喘,害怕地朝梁顶望着,犹豫地叫了声:“爹?”刘诚叹了口气,毫无底气地说:“孩子。咱们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就好歹走一趟。探个准信儿,回去心里也踏实。”玉英忐忑不安地说:“爹。不知为何,女儿心中空荡荡的,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刘诚一边走、一手抚摸在女儿头上,安慰说:“不会的。孩子,有爹在你身边,什么事情都没有。孩子,别害怕。”玉英一边点头答应着,还是心神不安地仰头往梁上看了眼。突然哆嗦起来,惊叫着拽住父亲:“爹!”刘诚一把将女儿楼进怀,不安地问:“孩子。怎么了?”玉英颤抖着一手朝梁上指:“爹。梁顶有人!”刘诚迅速抬头,定神注目往梁上看。透过弥漫的云雾,影影绰绰,梁顶的一块巨石后,有两个模糊的人影儿,贼一般探头头脑地顺道往下张望。刘诚大吃一惊,紧张地一把拉起女儿手:“孩子。快跑!”爷儿俩扭头撒腿就跑。
梁顶上,“疤脸”和“粉头”从巨石后面走了出来。两人大大咧咧地站在路口正中央,望着梁下拼命奔逃的父女俩,幸灾乐祸地捧腹大笑起来。
顺着下梁大道,爷儿俩拼命往下跑。玉英一边跑、又不放心地回头看。冷不防脚下一绊,失控之躯顺道扑下,轱辘轱辘往下跌。刘诚大惊失色:“孩子!”不顾一切往下追。经过一阵发疯似的追赶,刘诚终于追上了顺道翻跌的女儿。扑过去抱住满头血污、昏死过去的女儿,着急地摇晃着叫:“玉英、玉英?孩子、孩子?我的孩子!”刘诚一声恸嚎,紧紧地将女儿抱进怀里。哭着哭着,刘诚突然想起什么,惊慌地回头往梁上看。见梁顶的那两个小人影儿,原地未动,依旧站在路口朝下遥望。刘诚似乎松了口气,心疼地抱着女儿叫:“孩子、孩子!”玉英醒过来,声音微弱地说:“爹,咱们回家吧。我娘还锁在家里,也不知怎么样了。”说完,又昏死了过去。刘诚流泪点头:“唉、唉。咱回、咱回!”
顺着陡峭的下坡路,刘诚背着女儿,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玉英昏昏沉沉地卧在父亲背上,刘诚一路挣扎,回到石马寺前。望着寺院山门,不自主地停下脚。斜了斜脸对女儿说:“孩子,你忍着点。爹背你到寺内,求大师为你诊治包扎一下,再讨碗水喝。”玉英被唤醒,她微微摇了摇头:“不。爹,咱们还是快点儿回家吧。娘一个人被锁在家里,女儿不放心。”刘诚泪流满面地点着头:“唉、唉。爹听你的、爹听你的。咱们回家!”
祠堂的栅栏门反锁着,从门上木棒缝可以看见;苗一兰牵着一只红色的大纸蝶,发疯似的在院中转圈儿奔跑着。边跑边喊:“飞呀、飞呀,我的女儿飞起来了。嗷—,飞呀……”一阵大风吹过,线断了,纸蝶被风刮了起来。苗一兰伸手去抓,纸蝶却越飘越高。苗一兰一边追、一边扬着手,一跳一跳地抓。一路追到了矮墙边,纸蝶被墙外的树枝掛住。苗一兰仰头望着高高在上的纸蝶,急出一脸的汗水和泪水。她想了想,扭头跑向栅栏门。两手抓住门上木棒,使劲推门掇门,门锁着。苗一兰猛推狂掇用力拽,门仍旧没开。苗一兰着急的在门旁来来回回兜圈子。突然,她那满目无神的眼珠动了动,反身又跑回到矮墙边。仰脸望着高高挂于枝头,随风飘来荡去的纸蝶,嘴唇不停地抽搐起来。
顺着谷中小道,刘诚满头大汗、疲惫不堪地背着女儿往家赶。玉英昏迷不醒地趴在父亲背上,随着父亲那踉踉跄跄的脚步,不停地颠簸着。刘诚停下抹把汗,轻轻地往上颠了下女儿,一路挣扎往家赶。
苗一兰攀上了矮墙头,高兴地笑了。泪水、汗水与泥土,在她脸上和成了泥。她试弄着踮起两脚,扬起双手,向着飘荡在头顶纸蝶,猛地抓了过去。脚下站立不稳、身体前倾后仰,一头从墙上栽下。
刘诚浑身上下被汗水湿透,他吃力地背着女儿走上山坡,终于来到祠堂门前。低头喘息了会儿,一手将女儿背牢。另一手拿出钥匙,开了门上锁。手脚兼顾掇开栅栏门,背女儿走进院子,有气无力地叫了声:“娘子。”发现院内无动静,就背着女儿往里走。边走边叫:“娘子、娘子?”见院内依旧无人应声,便在院中停下,紧张地眼往四下寻望。突然大吃一惊,注目细看。看到苗一兰躺在墙根下,两手紧抱着被抓破的大纸蝶,额头上鲜血直流。刘诚仓惶地背着女儿跑了过去。一手揽抱女儿、另一手抱起妻子。着急地叫:“娘子、娘子。”苗一兰满头血污、一动不动。刘诚看看妻子、又瞧瞧女儿,傻了。两行泪水夺眶而出,顺着憔悴而又苍白的两腮往下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