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章 裂变和洗牌中的护城河 (3 / 4)
源川急了眼,开始忙着四处并购、重组,但效果甚微。
在深市,有几家公司,如太弦、蓝华、麦米这几家同行,其技术研发总监几乎都是微华出身。
太弦是凌宝所在台厂裂变出来的一家公司,后来又再次裂变而产生,其挖到一个微华出身的研发人员后,现在年销售额有1亿多,和源川在通用领域竞争得有些厉害。
蓝华的创始人本身就是微华出来的工程师,在学川腾走专机路线,但一直不怎么成功。即便如此,其销售额也有1亿多。
麦米比较特别,重心放在了定制电源这块(也是原微华的业务模块之一),只在部分领域和川腾有正面竞争。
现在,这些公司通过源川和众达上市的公开文件,就像猎狗嗅到了猎物,开始不断进攻各个细分市场。
倪长乐和孟平等核心团队就像给川腾构建了一道专机的护城河。这些公司难啃川腾和众达的业务领域,就开始转而对付源川。
源川不断邀请公安经侦来宣传商业保护,可是效果不大,产品经理、研发经理等技术人员跳槽的比较多。这些人即使签了保密协议,公司也无法阻止产品细节的泄露。
这些人到倪长乐这边来面试,倪长乐只是以礼待之,但一概不录用。
当然,现在这些带有一定技术,尤其是细分领域应用技术的人员,到哪都是香饽饽。川腾不用,但太弦、蓝华这些也在谋求IPO的公司是求之不得。
在这种情况下,源川刚出一个新机型或升级机型,这些同行就能跟上来。
各大同行之间,竞品拆解分析,是一个常态。
川腾有一个产品细节,使得这些同行有点不理解。
川腾的驱动器在硬件成本上竟然比源川和蓝华等同行还要低,但是价格,却是贴近欧美日的进口品牌,远远甩开了这几家同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