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催雪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六章 催雪 (1 / 3)
        新政祸国?想来执此观点者并不少。事实上,在另一个时空,王安石变法在靖康之乱后便被再三诋毁鞭笞。

        首先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这个观点定于南宋初期的《神宗实录》,后经宋国史至元朝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元明清时期的官方定论,不仅为史家所认同,而且被社会普遍接受。

        其次对荆公新学进行了严厉抨击。荆公新学是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自宋理宗取缔王安石配享孔庙后,荆公新学所遭受的抨击之严厉,要远甚于对新法措施的否定。

        又把王安石的诸项新法称为聚敛之术,聚敛害民。把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视作兴利之道“剥民兴利”,是北宋熙宁、元佑时反变法派批评新法的主要观点,自南宋至晚清仍是绝大多数史家和思想家评议王安石新法的基本观点之一。

        但在王棣看来,这种观点原就是推诿责任,将一国之弱罪以一人,显然是无有说服力的。

        他甚至认为,一旦新政在强有力的支持保证下得以延续,后面就不会有什么南宋了。

        若王安石变法成功,三冗问题解决,大宋国富民强,兵强马壮,数年可灭西夏,获得产马区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关健节点,可以获取更多财富与西方技术,并可大规模组建骑兵。

        到金灭辽时,强大起来的大宋可以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再北上攻灭金国,吞并朝鲜,收复西域,彻底打通陆上丝绸之路。

        西南吞并大理,东南移民开发台湾与菲律宾,并南下占领新加坡,再打通海上丝绸之路……

        好吧,纯属不负责任的YY。事实上,大宋绝谈不上积贫积弱,三冗危机已将这驾战车推到了悬崖边上。变法,或许还能赢得一线生机。怎奈这期间的阵痛无人能够忍受,自也难有人接受。

        怪就怪在王安石的思想太先近,某些新政简直就是对后世的复制黏贴。而且,改革损害了太多人的既得利益,动了大多数人的奶酪,能成功才怪了。

        王棣倒是不知道陈东这位有可能是史上第一的愤青何以将新政视为洪水猛兽,不知者不罪罢了。或许,真要待到侵略者兵临城下之际,他才省得,光靠满腔热血是无法退敌的,又非诸葛孔明稳坐城头高唱空城计不是?还是得靠强兵健卒舍生忘死上阵厮杀。

        如此种种,只是在见了陈东所受的些微刺激,却是多了份为祖父正名的心思。

        无论如何,他都无法忘却当年退隐江宁时,王安石领着他游山玩水,教他读书做人。一老一小,黑发皓首,得享天伦,其乐融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