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一章 琴调 (1 / 3)
南河门中间是车马门,供车马进出,左右两座甬门则是商旅往来通道。
右进左出,进城显然比出城快上许多,只因出城时要缴纳“城门税”。
看着监门官并数税丁盘问搜检出城人员,王棣若有所思。
宋代监收商税的监当官最为普遍,每个州县都设置税务征收商税,有些大一点的镇也设立机构,朝廷派官监临。熙宁十年,全国设税务总计两千余处。行者卖货,称为“过税”,税率为百分之回。而店家卖货,称为“住税”,税率为百分之三。商税的收入是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太宗至道时,关市津渡等商税收入仅四百万贯,到至仁宗庆历五年,商税年收入一千九百余万贯,高于盐课和酒课的收入。
为了节约人力和资源,监盐、监茶、监酒和监商税等不同业务经常并置于一个场务之中,由一个或几个监当官主管。从苏轼在《东轩记》可以看出,监盐酒税的职权包含了卖盐、卖酒、征收商税三种,监税官每天要做的就是在官府设置的榷场向老百姓卖盐和酒,同时征收市场商税。
商税史连年增加,监税官功不可没,但是监税官的地位并不高。此外,监税官尤其是监酒税的工作十分肮脏烦琐,苏辙说:“微官肮脏羞牛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曾写道,天刚蒙蒙亮,就有上百个酒贩在酒务门口排队批发官酒,浓重的酒味扑鼻而来,不得不捏着鼻子卖酒征税。
监税官工作又脏又累为什么还留恋这份肮脏卑微的工作呢?黄庭坚有诗说:身欲免官去,驽马恋豆糠。这里的“豆糠”对一般官员来说是正常的俸禄,但监税官们除了俸禄外,还有年终考核奖,这一点对他们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为了鼓舞监税官多征商税,元丰七年六月,朝廷批准京西漕司奏请,同意对税务监管进行年终奖励。
其时的年终奖励还划分等级。酒务盐官按超收入的百分之二奖励,酒务专匠、卖盐及税务监官按百分之一奖励。而对卖盐务专副、秤子、税务专栏等则按百分之五奖励。
在党争激烈的时期,执政者常以“贬为监当官”作为对付政敌的手段。王安石变法时期,吕陶上书言四川榷茶之弊,被贬为怀安监税;谏官唐垧批评变法被贬监吉州酒税,《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的刘恕贬南康军酒税。元丰二年,苏辙受苏轼乌台诗案影响贬为筠州盐酒税。
王棣一行廿余人,车轿五驾,很是令来往行人注目,那边监门官也瞟了几眼,嘀咕了两声。
元城县衙在城北,由南门入几手绕了一圈。
路上,王棣与宗泽同行,一边观察城内建筑格局、商铺买卖,一边问了问相关事宜。
“本县上任李知县因事去职,这一年来县里政务由秦县丞管治……卢主薄年迈将仕,难得来县衙坐堂。”宗泽将县衙官员构成细细说了一遍,显然前期工作做的较为详尽:“秦县丞是常州人,卢主簿倒是本地的。”
开宝三年,诏诸县千户以上置令、簿、尉;四百户以上置令、尉,令知主簿事;四百户以下置簿、尉,以主簿兼知县事。
主簿的工作类似于后世一个县的财务主管,主要负责出纳,会计,财务审核,仓库管理,物资清点等方面的工作——有时候也会做一些教化民众的工作,这又类似教育主管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