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合欢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合欢 (1 / 3)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娘子,吾为你画眉吧……”拿过眉笔,王棣在苏静嘉的眉角细细描着。

        束了新妇发髻的苏静嘉唇角挂笑,凝视着郎君。他的温柔体贴让她忘了身体某处的不适,得夫如此,夫复何求?

        郎情妾意,你侬我侬。

        一夜疯狂过后,虽想呆在床上好生休憩,但还是早早的起身,今日且有得忙呢。

        这时的结婚习俗包括婚前婚后,各种礼仪程序必须一一走一遍。

        新婚的第二天五更,先用一桌子,上面摆着镜台、镜子等,新娘往上展拜,称为“新妇拜堂”。接着依次拜候男家的尊长、亲戚们,同时献上准备好的彩段、精致的鞋、枕等手艺品,这叫作“赏贺”,尊长们也准备有布匹之类的回赠礼品,称为“答贺”。

        新郎也要到岳家去拜礼,称为“拜门”,一些家庭较富有的,早准备好礼品,都在第二天就去“拜门”,这种情形叫作“复面拜门”。有的家庭还得准备个三七天,其实也都一样。至于赏贺的礼品也有遵循的规矩。女婿到岳家还有酒席招待,回去时另备了礼品以及乐队,一路吹奏着返家。

        通常在新婚一个月内还有些礼数;例如“暖女”,就是婚后三天,女家送些食物、礼品到男家,多半是送彩缎、油蜜蒸饼等,这种食物叫作“蜜和油蒸饼”。

        七天后,新妇返娘家,然后带回许多彩段、衣物、装饰品等,这叫作“洗头”。到新婚一个月时,大开宴席请客,这叫作“满月”。大概“满月”以后,男、女双方的礼数就不怎么讲究了。

        好在两家都在东京城内,往来无碍,倒没甚底麻烦。

        在外界看来,苏王两家联姻或多或少是有政治婚姻之嫌的,但也是门当户对、男才女貌,京中不知有多少青年男女黯然神伤、惆怅悔恨呢。

        更有人酸葡萄心理发作,冷嘲热讽一番,说王棣既得才女苏小妹为妻,且看他能忍多久不纳聂胜琼与蔡云英为妾?还有那位红倌人李师师?

        纳妾,很正常的事情,无可厚非。但也是有法可依的,宋随唐制,民间百姓只要有钱,纳妾数量不受控制,但官员就有规定了:亲王等媵妾十人,二品官媵妾八人,三品及国公媵妾六人,四品媵妾四人,五品媵妾三人,六品媵妾二人,七品以下媵妾一人。

        而其时一甲三名皆除节度推官或判官,从八品。也就是说,就目前而言,王棣只能纳媵妾一人。

        在大宋朝,媵妾的地位很是微妙。宋代奴婢的法律地位,与唐代相比有了明显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能说明宋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改善。宋代与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一样,妾的法律地位并没有像妻子的法律地位那样明确,是因为妾始终是处于法律上和社会上的边缘,可以说几乎是没有一点特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