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乐令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 乐令 (4 / 4)
        待到女方给了红包,轿夫们齐齐吆喝一声,起轿动身。

        一路上围观者不绝,新科状元迎娶二位苏学士幺妹,吸人眼球的喜事哩。更有一帮孩童追着花轿奔跑,口中说着吉利的话,自有人抓着一大把一大把的铜钱拋撒,引来孩童拾捡。

        迎亲花车到男家后,又有亲友邻居以及帮忙的人手们,拥塞在路门口讨取“栏门礼”。

        这习俗在唐代时就有,那时称为“障车”,后来政府下令禁止,认为是种陋习。

        大宋的京中市民,却是仍旧流行这种风俗。娶个媳妇,看来是要花不少红包的,真正好事多磨,但这才开始,后面的习俗还有不少。

        新娘子下车檐后,又有个作法的法师之类叫作“阴阳人”,大概是与巫师、乩童类似,手中拿着斗,斗里装着谷米、豆子、钱、果、草节等物,口中念念有词,随手把这斗中之物往门撒去,看热闹的小孩子们也就争先恐后地去抢拾,这叫作“撒谷豆”。

        民间相信起源于汉代时的传说,认为有三煞在门,新人不得入门,三煞是指青羊、乌鸡、青牛三神,如果冒犯三煞神,会克损这家人的长辈,同时将来自己也没有后代;但是若用谷豆、草等物,三煞神就会避开,新人就可以入门了。

        新妇下车就撒谷豆,而把放在门限内的草捆踢开,就可进门。

        新娘子下车檐后,脚不得踏在土地上,自有准备好的青布条或毡席供她行走,这也是唐代的习俗,如名诗人白居易写的春深娶妇家诗中有“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的句子,好像走过地毡一样。

        一个人捧着镜子在前面倒行,引着新娘入门,但得经过几个动作:要跨过鞍、草、秤三样东西。

        这些习俗有些是承袭古代胡人的作风而来,如跨马鞍,大约是北朝胡人的婚俗,新娘坐在新郎的马鞍之侧,后来唐代也流行,到宋代就跨过马鞍来象征这意思;有的是民间的迷信,如跨越草,就是前面说的避三煞神之意。

        进门后到新房内,房中挂着帐子,新娘坐在那儿等着,叫作“坐虚帐”。有的人家是直接进入房中,坐在床上,叫作“坐富贵”。到此,新娘算是经过前半段的“折腾”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