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露华 (1 / 3)
王棣在衡量自己该怎么做,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慢慢睁开眼睛,明净清澈,如星辰大海。
让我选?行。地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那便成了路。二选一,偏不选,我选第三条。
研墨,铺开答卷纸,蘸墨,落下,他开始奋笔疾书。
此时,阳光恰好照着他侧面,仿似给他笼上了一层光芒,从二楼望去,竟似金光普照一般,神圣不可侵凌。
舒亶嚯地起身,定神凝视,以往让他心生膜拜感的是范文正公、欧阳文忠公、王文公及司马温公,此刻的错觉让他恍惚失神,心情激荡。
刘安世也是眯起了双眼,心情复杂。
作为朔党中坚,他属于强硬派。
朔党不同于洛党之处,在于朔党多为实务派官员,所以较重经验。王安石与洛党都喜欢讲唐虞,讲三代,讲“王霸之辨”,而朔党不讲。不讲三代那样玄远的理想,而注重王安石与洛党看不起的汉唐经验,主张通过权衡汉唐的利弊,来进行逐步的改良。激进派对这样的“实际”主张不以为然,以为这样的主张行之于平稳治世,也许是得策,但用之于大变革时期未免缓不济急。就如程颢对司马光自比“人参、甘草”所说:“病未甚时可用也,病甚则非所能及”(司马光在元佑时尽反熙丰,“人参甘草”成了“烈药”。)
在刘安世看来,党派之争倒也罢了,但禀持的政治观点应坚定不移否则便是首鼠两端的骑墙派,为其所不齿。
终究只是求心安,否则意难平。
当年随司马光学习,乃咨询尽心行己的要旨,老师教导须诚实,而且以从不乱说话开始。
开初调任洺州司法参军,洺州司户以贪污闻名,转运使吴守礼打算按察他,向刘安世垂问,刘安世说:“不要这样。”吴守礼因而停止。但刘安世内心常常不自安,说:“司户确实贪污而我不以诚实应对,我岂不是违背了司马公的教诲啊!”后来读扬雄《法言》“君子避碍则通诸理”,心意才解开。
当初被任命为谏官,他没有受君命,进屋禀告母亲说:“朝廷不因为安世不贤,让我在言路。倘若居其官职,必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倘或有所触犯忤逆,祸患谴责立即到来。皇帝正以孝治理天下,如果以老母亲辞谢,应可以免任此职。”母亲说:“不行,我听说谏官是天子的诤臣,你父亲一生想做谏官而没有如愿,你幸运居此地位,应献身以报效国家的恩典。即使获罪被流放,不论远近,我当跟从你居住。”他便接受任命。
他素以君子谨身慎行,即便家居从来没有懈怠的样子,长久坐立身不倾斜,写字不写草书,不喜好声色财利。在朝则忠孝正直,立身行事均效法司马光。
至于党争,他也只对事不对人,与苏轼、苏辙兄弟是好友,经常以文相会,以诗唱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