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扬州慢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扬州慢 (1 / 3)
        江宁入京,大多走滁州、蚌埠、宿州、商丘这条线,只有一段水路,大抵半月可达。

        王棣一行人却选择走另一条路,从扬州、宿迁、徐州入鲁境,过济宁、荷泽等地抵京。

        这条路线虽绕了三百余里,但可一路走漕河(即“京杭大运河”),免了车马颠簸之苦,又可一路游山玩水,游览沿途美景胜地。都说读千卷书行万里路,文人之所好也。

        众人租了一艘楼船,于九月二十沿河北上,不二日便到了扬州。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此句最早出自南朝梁人殷芸的《殷芸·吴蜀人》一文:“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欲兼三者。”

        宋朝的扬州是全国最富庶繁华的地方,扬州城处处有酒家瓦肆,夜夜有管弦歌声,因此人人都想去那里做官、发财、享乐。一日,四个儒生聚在一起聊天。

        一个人道:“我只想到扬州当刺史,别的什么都不需要了。”

        另一个说:“其实不然,只要有钱,住哪儿不一样?我只想腰缠十万贯。”

        第三个说:“唉!做大官,发大财又如何?人生如白驹过隙,太短暂了,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我希望能成为神仙,长生不老。”第三个人说:“你们说的都好,我都想要,我的志愿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大家听了,哈哈大笑。彼时的扬州在广义上包括两浙路全境、江南东路全境、江南西路全境、福建路全境、淮南东路部分、淮南西路部分、广南东路部分、广南西路部分。当然,狭义的扬州属淮南东路,只辖天长、江都两县。

        《资治通鉴》称:“扬州富庶甲天下,时人(唐人)称‘扬一益二'。”扬州第一,益州(成都)第二。

        但是大好的城市在五代时屡遭战乱:自毕师铎、孙儒之乱,荡为丘墟。杨行密复茸之,稍成壮藩,又毁于显德。本朝承平百七十年,尚不能及唐之什一,今日真可酸鼻也!

        毕师铎、孙儒之乱发生在唐末的乱世里,扬州在他们的互相攻夺中成为废墟。杨行密上文提起过,他掌握扬州以后曾经把这里修复了一下,但是扬州又在后周年间被毁。显德年间发生了后周打通大运河的战争,南唐知道扬州不可守,就把扬州城烧毁了,退守长江。

        但入宋以来,国政是重农不抑商,富裕商人阶层和新兴的城镇商品经济得到发展,扬州府等主要城市成为新兴商业中心,成为富裕的代名词,这座千年名城重新焕发了生机。

        此时的扬州知州正是蔡卞,王安石的二女婿。既至扬州,王棣一行当然得登门拜访,

        众人从扬子江边的江都桥开始,一路沿着运河北上到达扬州的水门。城墙有两重,城市包裹着运河,沿岸都是柳树,笔直的运河上横跨十几座大桥,接连相望一直通到北城水门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