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女冠子 (1 / 4)
摩尼教嘛,王棣是知道的,乃是公元三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在拜火教的理论基础上,吸收了**、佛教等教义所创的一个世界性宗教。
武则天延载元年,波斯人拂多诞持《二宗经》献于武则天,标志着摩尼教在中原地区公开建寺传教。开元二十年七月,唐玄宗曾下诏:“摩尼法本是邪见,妄称佛教,诳惑黎元,宜严加禁断。”摩尼教于宝应二年传入回鹘,由于受到回鹘统治者的大力扶持,发展迅猛,很快成为国教。开成五年回鹘国破,被迫西迁,失去护法的摩尼教风光不再,会昌三年遭唐武宗敕禁,此后摩尼教在中原地区转入民间。
到得本朝,中原的摩尼教则不得不依附佛教、道教以自存,逐渐演变为一种秘密宗教,通常被称为明教。
“明教”啊,这大概更为世人知晓了。《倚天屠龙记》中多有叙述,乃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是明教教众,方有了国号。
本朝至道中,怀安士人李廷裕在京城开封一家卜筮商店里用五十千钱买到了一尊摩尼像,从此摩尼像就在福建流传开了。大中祥符九年、天禧三年朝廷两次敕福州。真宗朝进献明教经典的福建士人林世长授守福建。显然,摩尼教已经在福建赢得部分士人的信仰,依托道教,向合法化方向发展。
但是,摩尼教经常被指斥为鼓动叛乱的邪教。北宋太平兴国间(撰写的《僧史略》把梁贞明六年陈州毋乙叛乱以及后唐、石晋时的相关叛乱归罪於末尼党类。
“末尼党”,即“摩尼教”,只不过各地称号不一:淮南谓之二子,两浙谓之牟尼教,江东谓之四果,江西谓之金刚禅,福建谓之明教。
尤其在福建,教徒多自称“明教”,崇尚光明之意。两浙的“摩尼教”,是从福建传到温州,再遍及浙东、浙西等地。
嗯,想来这时摩尼教在两浙是较受欢迎的,洗脑术嘛,传播途径纵算再如何挤压,也是生命力超强。
可是,琴操不是有心向佛么,怎么与这摩尼教又扯上关系了?王棣表示不解。
宗沐挠了挠头,一五一十地说了那日的情形……
是日,二女久别重逢,当真有说不完的话。
待得天色已晚,天雨未停,琴操便留聂胜琼在竹园过宿。
宗沐受王棣嘱托护卫聂胜琼周全,尽忠职守,不敢懈怠。好在他只是十五岁的半大小子,说不上男女之防,也留宿下来。
晚膳四菜一汤,全素,很是清淡。
宗沐胡乱扒了两碗米饭,洗漱罢早早安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