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大宋名人 (1 / 5)
李清照是随着父亲李格非前来杭州的。
神宗熙宁九年,李格非考中进士,继而走上仕途,在文化**门任职,担任校书郎、礼部员外郎等,负责考试教育,汇编每日事务。
但其时正值变法改政,朝中党争纷起,新旧两派都用尽手段打击敌党。由于李格非与苏轼关系密切,而且还有当年不肯编写《元佑诸臣章疏》的“政治错误”,被流放到当时的偏远之地象郡,政治上跌入了低谷。
其后,李格非复出,担任了一个闲职,不久,回齐州闲居。
元丰八年九月十三日,李格非为已故同里人、家住明水以西廉家坡村的齐鲁著名隐士廉复撰写《廉先生序》一文,述其平生,证其为人,传其不朽。
元祐元年,官太学录。他专心着述,文名渐显。元祐四年,官大学正。
所谓“大学正”,即国子监学正,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
这,自然也是闲职,但也正好安心治文。
这数年,同在京师,李格非终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事苏轼为师,很为先生器重。
三月末,李格非告假留职,携女一路舟车,游历至杭州,停留月余不去,乐不思蜀。
在汴京时,聪明伶俐的李清照多有出入苏府,早已是苏家上下宠爱的后辈。
只是,王朝云以不到三十的年龄成了“师婆”,真真是“未老先衰”了。
好在十七岁的苏小妹并没有成为“师婆”,而是“静嘉姑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