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花魁盛会(十四)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花魁盛会(十四) (1 / 4)
        写上元节的诗词文章不少,如唐张掖的“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李商隐的“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周邦彦也有“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之句……

        聂胜琼所唱《青玉案》头两句与苏轼先祖苏味道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到唱到“一夜鱼龙舞”,果真有龙灯踩着鼓点在舞台上穿巡。

        唱词上半阙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

        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

        “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但妙的是,舞台的布置与词中描绘的场景高度契合,词中营造的意境完美呈现,将画面感转化为肉眼可见的现实,这……原来,可以这么玩啊。别出心裁的设计何止叫人眼前一亮,简直亮瞎了双眼哪。

        于周、秦二人而言,似乎是可以松一口气的,毕竟这阙词的上片遣词用字固然是华丽,但也说不上上乘,略胜于普通罢了。若如此,是比不上二人的词作的。但这王三郎既然弄出了这般新颖别致的东西,词作能平庸?

        果然,下片画风一转,改为写人——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写的自是元宵观灯的女郎,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

        听者暗暗点头,这等写节日的文章,光写景自是不够的,还得有人,更得有情,接下来便该是寓情于景了,套路嘛,不外如是。

        果然,末句来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呃……这末幅煞拍……

        善于制词如周邦彦和秦观,忍不住看了对方一眼,发觉对方与自己一般愕然,还有些许惆怅。

        二人的制词造诣高深,第一时间感觉这阙词的厉害之处,直到末拍方显构思之巧妙: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就有任何意义与趣味。

        这《青玉案》与先前的《鹊桥仙》算得上是一脉相承,难分轩轾。“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句可传千古,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群却在灯火阑珊处”便实在是鬼斧神工了。这样的句子不可说,一说便是落了下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