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花魁盛会(十二)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花魁盛会(十二) (1 / 4)
        秦观心下苦笑,与后辈存了比较之心,终是落了下乘。

        说起来,是《鹊桥仙》惹的祸。“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朝朝暮暮”者,自是出自宋玉的《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这样的句子,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文字虽简朴,却如一道闪电击中人心。更遑论整首词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借,余味隽永。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牛郎织女”这样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霭霭凝春态,溶溶媚晓光……”甫读《鹊桥仙》,他便忙起了自己写与……师娘的那阙《南歌子》,似有异曲同工之妙,然此词末句虽数见不鲜,却说得极是,叫人顿生共鸣之心。

        他甚至恍惚感觉这样的词应当出于自己之手才对,七夕词,写到这,可谓是成了巅峰化境,后人确是不好下笔了。

        震憾之余,他仍是思忖着换作自己会如何写七夕词,不完生起争强好胜之心。怎奈何,珠玉在前,一番苦思冥想之后,非但写不出满满意的文章,便连信心也磨灭了许多。

        这让他很受伤。

        幸好他非迂腐之人,倒没有继续死钻牛角尖——七夕词是比不过了,没必要纠缠不休,可以写其它的呀。转换角度看问题,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

        《画堂春》固然不及《鹊桥仙》精妙,但胜在是新制词牌,也算是“曲线救国”了。

        他如是自我慰藉,更默默的等着看王棣会抛出怎样的词作来。

        只是,他似乎忘了之后还会有周美成的新作。

        这二位词坛大家的正面对决,亦是本次盛会的一大噱头。文无第一,究竟谁技高一筹,值得期待。

        贺丽丽的歌艺自是无可挑剔的。她们这等层面的清倌人,自幼学习琴棋书画,更兼修诗词歌赋,再加上容貌出挑,本身就自带光环,登台经验丰富,几无可能出错,比到最后还是舞台设计及唱词编排这些客观条件。

        贺丽丽表演完毕,照样收获了雷鸣般的掌声。

        天字一号房内,气氛有些异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