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风潮 (1 / 3)
伊斯科和尼古拉的动作很快,只花了不到两周时间,他们就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开源网站,网站命名为野火开源社区。在将野火系列软件上传后,伊斯科和尼古拉又把两人开发的对战游戏上传,结果就是,陆续又有人上传了一些编程小游戏,在贝尔实验室弄出不小的动静。
在上传野火指令集时,李云野曾一度有些犹豫,特地发邮件向老师秦天民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得到秦天民的赞同后才上传,心里却在猜想:如果卖给IBM,IBM会出个什么价位?
除了贝尔实验室,网站初期并没有吸引到多少人,伊斯科和尼古拉有点心急,到处发邮件呼朋唤友,李云野任由二人折腾,自己则继续投入到系统的功能完善之中,在众人的帮助下,到七月底,完整的野火操作系统1.0版终于完成并上传到网站。
时间很快到了八月下旬,李云野离开贝尔实验室的日子也已屈指可数,丹尼斯倒是有点不舍,这半年时间里,李云野虽然没有参与具体的研究项目,他更多的精力是用在了自己的软件研发上,但他依然获得了很多科学家的认可,这缘于他的勤奋好学和总是令人惊喜的观点和见解。
八月二十四日,微软隆重举办了windows95操作系统发布会,随即引发世界性的抢购风潮,连对电脑一窃不通的人,看见如此疯狂的抢购热潮,也忍不住购买了一套。
李云野咋舌之余,那股熟悉的焦虑、紧迫感再次袭上心头。另外就是,江思源负责的《引力》,除了一开始引起工业光魔公司的关注外,至今没有什么好消息传来;而铁丹红回国两月了,除了一封报平安的邮件,也没了下文。
唯一的好消息是,伊斯科告诉李云野,野火网站的访问量突破了一万大关,常驻的开发者也突破千人数,从他们的反馈信息来看,野火系列软件的评价很高,后续的发展可期。这让伊斯科萌生了创业的念头,他打算去找风险投资,将野火网站独立运营,聘请专业的管理团队进行市场化运作……
李云野听得头大,同时也觉得好奇:你一个物理学家,对一个开源项目这么热情是为哪般?
伊斯科一摊手道:“我在贝尔五年了,经历过不少事,现在,我对贝尔今后的发展失去了信心,尼古拉也是,所以,我们俩决定创业,而野火网站就是个很好的项目,只是,做为项目的创始人兼软件所有人,我们必须征得你的同意,最好能签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授权文件,或许,今后我们的公司会开到华夏去。”
李云野想了想,这对自己的计划只有好处,便点头答应了。
九月一号,李云野悄然回到麻省理工学院,埃文将他引荐入通用芯片GPU项目组,李云野有点奇怪,MIT人工智能实验室有关人工智能芯片的研究有多个项目,通用芯片GPU项目并不是很重要的一项,李云野更想加入的,是关于类脑芯片的研究项目,尽管,这个项目还仅仅处于理论探索阶段,但李云野的脑中可有不少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埃文无奈地解释道:“李,有些事不是我能决定的,我的权限也仅限于此了,而且,你只是一名国际交流生,很快也要回国了。”
李云野默然。
要好的胖王几人也已经毕业回国,李云野在麻省也没有认识更多的朋友,加上他有半年时间在贝尔实验室工作和学习,再次回来,不免形单影只起来。偶尔,他会想起周水川等人,但自从那次不愉快地相聚后,他们之间就再也没联系,哪怕是一个电话、一封电邮也没有。
李云野全心投入到GPU项目的研发工作当中,对图形图像技术的研究触发了他对CG技术的兴趣,利用MIT的资源,他开始收集整理各种图形图像算法,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他的目光渐渐聚焦到光线追踪渲染技术上,一个原因是,他想到了自己创作的《引力》,他想研发一个基于物理算法的渲染器,有脑中的知识打底,加上自己的研究,他不认为这是件很难的事;另一个原因是,今年七月,他和伊斯科等科幻电影爱好者一起观看了最新上映的科幻大片《未来水世界》,这部电影尽管评价不高,但逼真的特效场面依然深深吸引了李云野,再有,据说这部电影的制作一共耗资两亿美元……
李云野咋舌之余,又想起了自己的《引力》,这个江思源在搞什么?怎么一直没有消息!
人工智能实验室有一条当今最先进的0.35微米芯片生产线,李云野加入GPU项目后,得以多次进入生产一线进行实践,这让他对芯片工艺流程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和体验。白天,他全神投入到研究工作当中,晚上,则全力研发渲染器,很快,随着时间的流逝,到十二月底,基于物理算法的、有着自己独特着色语言的野火渲染器基本研发完成,此时,距离李云野回国的日期已不足一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