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谈话 (3 / 3)
“老师,我错了!”李云野艰难开口了,只是,嘶哑的声音把他自己都给吓了一跳。
林秋峪笑了,道:“知道错了还不够,要从行动上真正认识到错误!”
“是!”李云野这一刻真的很感激,老师的这番教导,让他真正认清了自己。
“不过,对你这几年做出的成绩,我还是感到很欣慰的,也不枉訾师待你一场。以后,老师能帮你、能教你的很少啦。云野,希望你牢记訾师教导,不要辜负了他老人家。”说着说着,林秋峪又动了感情。
李云野重重应了声“是”,要说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訾老,虽然,訾老只教了他半年时间。
谈话告一段落,林秋峪转而问起野火指令集的评估情况,李云野照实说了,谈到了微电子所打算立项中央处理器的事情。
林秋峪沉吟道:“做CPU难吗?定义和实现指令集、总线难吗?不难!”林秋峪自问自答,“但要想实现一颗高性能处理器,很难!记得我跟你说过,计算机的核心问题,说到底就是数学问题,在设计高性能处理器时,深层的问题也还是数学问题,光有指令集,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有了指令集,微架构如何设计并实现?微架构的设计影响到处理器的频率、运算量和能耗水平,这就意味着,你需要对IC设计领域有很深地认识才行,而这方面,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
“那就是说,哪怕我写出了成熟的指令集,目前也没有办法实现。”李云野有点沮丧。
“只能是说,在目前,尚不具备成熟的条件。研发处理器,需要的先决条件太多,一套成熟的EDA工具、IC设计、基础软件如编译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产业链,世界上能全部做到这些的企业或是研究机构,屈指可数,更何况,后续还有更难的市场推广和市场接受问题,每一步所需要的资金是难以想象的,以国内目前的情况,一言难尽!”
“再难也得有人去做,也必须去做,老师,你说对吧?”
“想法很好,说得也不错。但首先,大型的工业软件就是第一只拦路虎,比如EDA,比如结构分析软件CAE等,所以,基于野火指令集研发通用处理器,我的建议是可以从MCU芯片开始,不过,这些都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的投入才能成功,至于目前的你,建议还是将精力放在操作系统上,这个课题是你自己提出的,已经有几年了?”
林秋峪颇有深意地看了李云野一眼,有些事情不能说得太多,不说出来比说出来好,对于一直在温室里的李云野来说,让他自己去闯闯,比说什么都强。
师生间的谈话进行了很久,林秋峪谈了很多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经验,讲述了很多他们那个年代所经历的鲜为人知的事,泪水和汗水,痛苦与欢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