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指令 (2 / 3)
“老黎,晨曦一号的进展应该很快了吧。”林秋峪看向黎国明。
“云野拿来的訾老笔记帮了大忙,晨曦一号的研制不担比预期时间提前了半年,性能也有所提高,可以说是取得了了不起的成果,目前正进入最后的整体测试阶段,预售工作也已展开,只是还不十分理想,哪怕价格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黎国明有点郁闷地道。
李云野诧异道:“这么好的超算,价格又便宜,应该很好卖啊!”
“话是这么说,国外的客户自然是看不上,可国内很多有需求的单位却说不知道怎么用!说起来,晨曦一号的性能还是弱了点,四路共计16颗88100处理器组成的SMP系统,相比国外的产品,是有点寒酸,说它是超级计算机,有点勉强,更遗憾的是,国内找不到可替代的处理器!”
“国内在处理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短板,主要是芯片设计人才奇缺,工艺设备也比国外落后至少五年,指令集的研发这么多年也没有很大起色,国外更不可能给我们授权或是出售这方面的技术。”年建华叹道。
李云野觉得脑中的某根神经跳动了一下。
秦天民道:“RISC和CISC指令集并不复杂,但两者采用的方法不同,差异很大,导致技术路线的争议很大,MIPS倒是很不错,另外还有像X86、POWER、VLIW、EPIC等等。可国内即使有了研发实力,也不代表就能做出成功的产品,光有指令集是不够的,体系结构、工具集软件、生态建设等等都是难题,比如操作系统,老黎、老林,你们认为SNIX和COSIX的前景如何,我指的是相比较微软和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
“技术上我有信心,可市场和软件生态堪忧,目前也就解决了有无问题。不过,不能这么比吧,两者各自面对的用户群很不一样,差异太大了点。”黎国明很干脆。
“问题是,咱们有通用操作系统吗?UCDOS?咱们现在连一颗通用处理器都拿不出来。七十年代,国内兴起的芯片热现在已是过眼云烟,那时没有坚持下来,殊为可惜。现在,又有多少厂家和研究机构愿意投入进来?不是贪图眼前的利益就是有心无力,我看,再没有一点紧迫感,和西方的差距只能是越拉越大,形势不容乐观。”年所长不无忧虑的道。
就这个话题,几位教授热烈地讨论起来。李云野一旁静静地听着,渐渐地,就觉脑筋开始蹦蹦地跳,有些话便欲冲口而出,只是心知不妥,死死地咬牙忍住了。
好在不久,梅妍布好饭菜招呼众人吃饭,李云野才如释重负般长出一口气,惹得林秋峪多看了他一眼。
当晚,因为不放心,李云野在老师家睡了一晚,次日回到学校时,李云野赶到微电子研究所,找年所长要来了RISC和CISC指令集的相关资料,埋头研究起来……
关于这两种指令集,李云野其实已经很熟悉了,这两种指令集各有优缺点。
CISC指令集包含有一个非常丰富的微指令集,是由汇编语言编写的,它极大地减轻了编程工作,而RISC指令集并不支持汇编语言,在追求精简指令的同时,它是把体系结构和优化编译的设计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改善整体性能,这意味着优化编译成为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CISC有着复杂的微码编写与设计工作,又涉及汇编程序的研制,人力与时间成本很高,RISC最大的优势在于软件兼容性,某种意义上,它用复杂的编译代替了复杂的指令系统,把硬件的难题交给了软件……
有没有可能,将两种指令集的优点结合起来,研发一种全新的指令集系统,基于这个指令集,能否研制一款处理器?国内的工艺水平能支撑吗?还是说,就利用现有的RISC指令集,先作出一款处理器,解决有无的问题……
李云野一头扎进指令集的学习资料中,他将希望寄托在自己脑海中那莫名其妙的传承上。是的,他现在认为那就是一份传承,至于来自哪里,经过这几年的专业学习与实践,他已经不想去追索了,只要知道,有了这份传承,学习的效率是成倍增加的就行!
二十二日是除夕,李云野在老师林秋峪家过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