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毕业 (2 / 4)
众人起身匆匆离去,邵元正几步走到黎国明的身边道:“老黎,我想把小李要到我们软件组来,他对UNIX系统地认识很深,尤其对数据结构和基础算法研究颇精,你觉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老邵,你那点小心思最好收了。小李的另一位老师林秋峪教授你应该认识,他目前在COSIX系统项目中搞研发,他都没说这话。再一个,黄昶黄老也看上小李了,只是最近忙于一项大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实在忙不过来,不然,他肯定会过来抢人。”
邵元正咂咂嘴:“得,算我没说。”
黎国明笑道:“小李这人,我看他心里自有主张,你当他这段时间拼命研发编译器是为什么?你们呐!”
邵元正叹道:“好点的人才都削尖了脑袋往国外跑,好不容易碰上一个,还只能干看着,唉!”
“你当我就不想留人?”黎国明瞪了邵元正一眼,“你个老邵,奔五十的人,心眼还那么多,就不知道改改!”说完,加快脚步走了。
邵元正双手一背,显得不慌不忙,冲黎国明的后背道:“改不了啦!”
李云野醒来时,办公室里静悄悄地。揉了揉双眼,看着屏幕上的代码,苦笑了下,自己还是想得太容易了,编译器的功能模块还得细分,词法、语法、语义和数据流的分析还得进一步梳理,尽量简化设计;与编辑器的集成,还要考虑调试、重构、测试检测、性能剖析……这样一来,代码量可不小,啧!
如果只是单纯地将源文件编译成目标代码,倒是容易,可开发一个这样的东西,有意义吗?前端容易,后端的中间码生成、指令选择、控制流、数据流分析、汇编、连结等才是重点。现在的研究好像还集中在前端吧,开发者好像也更有兴趣在前端技术上,不过,要想有个良好的IDE开发环境,后端必不可少。
这个IDE应该要有图形用户界面,降低学习门槛,让程序员专注于代码质量,让普通的开发人员也能很快上手……
门突然开了,李云野一扭头,黎国明走了过来,将手里拿的一个小盒子放在李云野的桌上道:“你的学习和工作对存储要求很高,这套MO驱动器还有三张盘片就归你了,每张盘片的容量是230MB,应该可以应付一阵子。”
李云野欣喜地拿过盒子,打开看了看道:“谢谢总师,这可太好了。”
黎国明扯过一把椅子坐下,对李云野道:“小李,下月组里有个赴美的考察团,你准备一下,这张表你填一下。”说着,拿出一张表格放在桌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