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成长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成长 (1 / 3)
        军训过后,李云野以一种极度饥渴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他自知自己的基础在一众同学中是垫底的存在,为此不敢有一丝松懈,这样一来,不久就博得个苦行僧的绰号。周水川最初还劝他要注意劳逸结合,但很快,也被李云野的行为给感染了。

        在师长与同学眼中,仅仅一个学期,李云野以一种近乎野蛮的速度飞快成长起来。

        一九九零年七月二十一日,訾云教授因病去世,给李云野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礼物:巨型计算机体系结构研发笔记。林秋峪在指导李云野学习笔记时,数次悲痛难抑,哽咽失语,而李云野也自此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八月上旬,申江国和成修永先后出国留学,临行前,二人皆力劝李云野早日出国留学,李云野不置可否。

        整整一个学期,包括寒暑假,李云野没有回过家,不是在学校学习,就是跟着林秋峪在COSIX操作系统项目研发团队中实习,当然,他没有发言权,只是跟着老师打下手,努力吸收着一切知识。

        九月,李云野的大二学年开始了。

        整个大一学年,利益于脑海中知识的爆发,结合学校系统的学习,加上疯狂的学习态度,李云野已经不满足于教科书上的内容了,訾教授的过世对他是一大打击,他的内心又开始时常感到焦灼不安,总觉时间过得太快,自己的学习进度太慢,他开始想尽办法搜寻一切能找到的最新学习资料,不分阶段,同时,目光也紧紧盯住了国外最新的学术动向。表现在外的,便是李云野变得有些神经兮兮地,不太合群,颇像一头独狼。

        十号,周一,今天有秦天民教授的课,李云野一早就匆匆赶到阶梯教室,去晚了只怕连位置都没了。

        秦天民教授是计算机系博士生导师,难得给本科生上大课,这堂课早在三天前就在系公告栏中贴出了公告,讲课的题目是:计算机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若干趋势。这正是李云野一心想要了解的,他的学习时间毕竟较短,对当今计算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整体趋势看不明朗,哪怕他依据脑海中的知识,懂得技术发展的方向,但结合当下实际,却依然欠缺一个清晰的整体认知。

        “……进入九十年代,一个日渐清晰的事实是,随着西方经济开始下行,计算机产业发展和市场环境正处于一个动荡时代,计算机制造厂商面临利润下滑甚至亏本经营的境地,在此环境下,产业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技术也正在孕育着新的突破和更加迅猛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大众化及普及化,将成为计算机产业兴旺的关键点。”

        秦教授开篇,简短讲述了当今内外经济形式对计算机产业发展的影响,指出软件与服务业正日益成长为计算机业界的新兴力量,将成为未来计算机产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一环。

        “计算机以往给人的印象是:那是科学家的工具,距离普通人非常遥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这是因为,早期的计算机的确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比如计算科学,用以支持科学及工程问题的解决等等,复杂的硬件结构与制造技术,难以理解的机器语言及各种神秘的算法、指令等等,无疑给计算机赋予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所以,在普通人眼中,计算机又有个形象的名字:电脑。脑子里有了电,脑子转得象闪电一样快,那这人得有多聪明啊!”

        学生们发出了一阵轻笑声。

        “计算机的研发制造投入巨大,如果仅仅掌握在少数人如科学家,知识精英等人的手中,不能为普罗大众、国计民生创造出与之投入相当或是更大的价值,那可以说,这个产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就是一个价值的问题,没有价值的东西,是无法生存下去的。”秦教授用力向下一挥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