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无限漫长的假期 (11) (2 / 18)
我们对西方的认识,有一个来回扭曲的过程。
最初,我们觉得那里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到了八、九十年代,就是月亮都要比中国圆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也许就是那个《北京人在纽约》,我到现在还记得其中的两句话:“如果你爱他,那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那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迷人而又充满了诱惑,好像那里应有尽有。
我身边也有过去的,那个人算是我父亲和大伯共同的朋友,过去也是跑长途客运,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不跑了,办了到美国的签证。临去前信心百倍的对我们说,挣足五十万回来!
那个时候五十万,着实不少。
这五十万怎么花他都安排好了——十万块钱买房子,十万块钱买车子,三十万留给儿子。
三年后他回来,好像没挣到这个数。
他走的时候轰轰烈烈,回来的时候悄无声息,隐隐的听大人说他是去赌了,否则是能带回来钱的。
我有一个同学在法国,我家太后知道后很是羡慕,说你看人家爹,虽然也找了——嗯,我那位同学的家庭也是一盆狗血,但爹还算靠谱,把女儿送到了法国。
我家太后就觉得那爹好,我那同学也夸法国,比如食品安全啦,比如医保啦——她生孩子上的是无痛,我当时挺羡慕。
直到我认识另外一个在法国的朋友。
那位朋友很少同我说法国怎么怎么样,没有说过多么好,也没有说过多么不好。
不过有两件事我印象深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