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县志和论文(改 (2 / 3)
这就导致了安城从古至今就缺乏延续稳固的宗族,我们可以和其他地区对比,通过研究粮食产出(剔除异常年份),来看看宗族存在在古代是否有利于土地产出。
又比如说,古时,金和银往往只作为储藏手段,而铜钱则主要作为支付手段,安城历史上大量的人口流动还会造成金、银、铜钱在短时间内的大量兑换,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数据来研究这三种支付货币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兑换比率。
……
这些论文主题都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但是最后还得看县志中究竟有哪些数据可以挖掘,最后择优而定,选择研究主题。
安城历史悠久,积累下来的县志足足占了仓库里整整一个大箱子。陈许靠着杜成松和高一玮的帮忙才让这些书籍又重现天日。当年管理书籍的有心人在书箱里放了不少樟脑丸,要不然十几年下来,这些县志不至于品相这么完整。
县志大概三四十本。文言文夹杂着白话文,幸好陈许的文言文功底还算可以。
至于县志中那些路过的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啊、文章啊,陈许都是看都不看就跳过,只把有用的信息和位置记录在笔记本上,要不然光是把这些书读下来就得要了他老命。
“马上就要高考了,你们这两天干嘛不去上课,要看这些东西?”杜成松虽说的是“你们”,但是显然只是对陈许说的。高一玮脑洞养猪一会之后,现在正在背诵抄写他归纳出来那些解题技巧呢。
“今天和明天有省里和市里高中来的老师讲座,我觉得没什么意思。”陈许说,“而且这里清静,给你们辅导也方便点。”
“我也觉得没意思。那些老师说的没陈许好。”高一玮也插了一句。
杜成松点了点头。既然是讲座,那么不去听讲也就可以理解。陈许的实力经过这两天,杜成松也大概了解了,就算考不上清华北大,也差不了多远。
高一玮将陈许的笔记看完抄录之后,递给杜成松。之后,杜成松也要抄录一份。
陈许看了他们的动作之后,说道:“这样效率还是太慢,我有一个想法,准备弄一个学习小组,多拉一些人进来,然后向学校申请一下油印设备,大家分工,效率更高一些。”
高一玮举手表示同意:“坚决服从领导指挥。”
杜成松为人大气。。要不然也不会和陈许他们透露教辅渠道的消息,自然也没有意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