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机构扎堆调研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4章 机构扎堆调研 (3 / 4)
        倪长乐摇了摇头:“我说过,有利润、足够简单的定制化订单我们会接,但不会去主动推广。

        光伏市场和我们的业务几乎没有重合点。至于政策,我不想过多置评。

        另外,国内赚钱的行业很多,我们不可能都要去做。这种诱惑,我们还经受得住。”

        在旁边不远的石岩工业区,GRT这家公司才成立两年,噱头还是可以的,因为其创始人丁海云是来自台系山特。而山特系人才,乃是国内光伏逆变器的中坚。

        台系山特,其母公司飞瑞被米国伊顿收购后,光伏研发并不受重视从而解散,有不少人才出来创业。

        GRT和庐州阳光的产品路线不同,但倪长乐只是保持了关注。

        比如庐州阳光是去年在创业板上市的,这家公司的背景,是川腾没法对比的。其核心团队几乎都带有事业单位背景,在集中式电站型逆变器方面容易拿到政府的大额订单。

        至于GRT,虽然势头还行,但要想大获成功,这路就长了。

        因为做组串式小型逆变器的,国内还有好几家,但业绩也就那么回事。这玩意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强的技术门槛和护城河,市场比较乱。

        HTF的基金经理点点头,问:“公司的产学研项目,也就是新能车驱动控制,在技术上和国内国外同行比,有什么优势?

        根据我们的了解,上海D驱和上海精动,这两家销售额去年都过亿了。公司在这块销售额有多少?”

        孟平接过话题:“到目前为止,新能车电机驱动控制器销售额刚好超过1000万元,还在发力过程中。

        至于优势,我们擅长的是后来居上,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速度较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