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入学艰难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入学艰难 (3 / 4)
        “娘的初衷,还是为孩儿请先生教导一二,虽大兄他们成了登榜进士,想来娘亲也是知晓缘由根结的,孩儿相信,只要爹在官家面前依然受宠,孩儿就算才识不够,将来也一定会成为登榜进士,所以呢,是不是学识高深先生教导孩儿也无太大关系,办个学堂也花费不了多少钱财,娘亲忙里忙外也甚是劳累,不若随孩儿瞎整胡闹一番。”

        苏氏不由一笑,倾斜着身子微点他额头。

        “未战先思败,娘是不是认为,娘的钱财已经扔进水里了?”

        “听娘话语,娘是答应了孩儿?”

        “一病后,鞗儿竟成了小机灵!”

        苏氏玩笑,蔡鞗挠头,心下却不知该如何解释,两个不同的人,日夕相伴,他不相信眼前妇人会察觉不出些许差异,但他至始至终都躺在她面前,察觉有些不同,也只能往“开光”上去靠。

        童学学堂花费不了多少银钱,各大家族往往都有这种私设学堂,好一些的,学员可以超过百人,差一些的也只家族内一二十个童子。

        苏氏不知出于什么考虑,让冬梅给他送了千贯银钱,府院东一处偏僻院落也变成了蔡鞗的私人院落,墙外就是三十余间的“育才学堂”校区。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各大族拒绝了蔡鞗入学“申请”,各大族都在忐忑观望,不愿意蔡家影响了各自名望,却不代表他们不需要蔡京的瞎整胡闹。

        官家与之前官家不同,是个会折腾的主,蔡京因此提出“丰、亨、豫、大”理念,说白了,就是朝廷可着劲花钱,往渐渐运转不动的经济河流注入源流,也因此产生了“当五钱、当十钱”、“花石纲”一事。

        蔡鞗对“丰、亨、豫、大”花钱理论不可置否,“当五钱”起初流行于陕甘,初时是为了弥补陕甘货币不足情况,铸大钱,一大钱可当五钱使用,后来又在全天下流通,铸大钱当十钱使用。

        大宋朝铜钱不足,一大钱含铜量不足以充当五钱、十钱,流言一起,势必会因此贬值,百姓无论贫穷、富贵纷纷可着劲花掉手里的“大钱”,因此商贾获利颇丰,百姓兜里却空空如也,因此,百姓不满,文人弹劾,蔡京这才被罢职不用。

        百姓可着劲花掉手里大钱,极大刺激到了经济发展,至少各商贾获利颇丰,因民情激愤,蔡京罢职,朝廷以“兑五、兑十”收回大钱,事实上朝廷并未因此获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