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八章国画精髓 (2 / 4)
渲染:分出阴阳向背,增添质感和立体感,加强画面效果,亦是最重要的一关,火候不够,一笔毁之。
捉勒:专指花鸟画中以猛禽猎食为题材。
指作画时依据和使用的范本,一般多采用粉袋扑打的方式落稿,故名。
多用于民间绘画中,行话也称为谱子,现代叫小草稿,大型画作必打小样板,此外,现代也有将一般画稿称为粉本的。
粉本的产生是在民间长期的绘画活动中,由于题材不断重复,其中比较优秀的作品即被选择作为可重复的范本。
于是用较结实的纸张或其他合适的材料(羊皮等)将画面基本的形象描摹下来作为再一次绘制时的依据。
粉本的使用方法是将粉本覆于新的画面(墙面或纸、绢)之上,用针沿粉本上线条扎下连续的小孔,再用粉袋沿小孔拍打,于是在新画面上就会留下一定的画稿,再依照这个画稿作画。
二是在画稿反面涂以白垩、土粉之类,用簪钗按正面墨线描传于纸、绢或壁上,然后依粉痕落墨、依照此画稿绘制即可,后引伸为对一般画稿的称谓。
粉本是自古以来民间画工经常采用的绘画方式的一部分,历朝历代的民间画工也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粉本种类。
多用于寺观壁画、水陆画、神轴画、灯画、建筑彩画、年画和图案等的绘制,题材十分丰富。
华夏古代的美学观中,画得“像”并不是一件值得颂扬的事情。
自古就有“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类的说法,贯穿中国画理论始终的谢赫“六法”之中,将“气韵生动”摆在首要位置就更加说明问题了。
对中国古人来说,绘画的“神韵”比“形似”要重要得多。
素描这种注重科学实证精神的写实画法,自然不是中国古典水墨画所欣赏的类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