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九章 臣以为,此人罪该万死 (2 / 6)
在洪承畴主持剿匪大计之前,大明的剿匪以“边剿边抚”为主,名为安抚,实为诱降,在农民军投降之后,对民乱之人,展开屠掠,极大的加速了大明朝廷和农民军的矛盾冲突的强度。
而农民军在反复被屠掠之后,开始了诈降,在兵力不济的情况下就投降,然后稍微养精蓄锐一下,捎走一批粮草,找个山头,又是好汉。
这种越剿越旺的起义,终于被京城知晓,杨鹤的三边总督被撤职入狱。
而洪承畴从不显眼的督粮参政,两年三级,直接升为三边总督之后,洪承畴开始了他的“以剿坚抚,先剿后抚”的方略,开始以安抚地方为主,这一举措行之有效,也是崇祯九年之时,闯王高迎祥被活捉送往京师,崇祯十二年,李自成被打的只剩下十八骑的主要原因。
而在高迎祥被押解至京城时,三边总督洪承畴力谏上书,说杀了高迎祥不如随便安排一个官职,安抚天下起义军,大明的朝廷和百姓不应该是如此模样。
在这本奏疏中,洪承畴犯了忌讳,他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将洪武年间和永乐年间做了对比,高迎祥被斩首之后,洪承畴哀叹大明药丸。
而崇祯九年,年轻的大明天子崇祯皇帝认为杀掉了高迎祥,大明天下国事安泰,就开始着手跟建奴决战的松锦之战之事。
以为可以崇祯大明的崇祯皇帝,万万没想到,倒下了一个高迎祥,却又来了两个他解决不掉的李自成和张献忠。
洪承畴被任命为蓟辽总督,主持了松锦之战。
而在洪承畴全力备战之际,大明朝廷的言官们,以洪承畴统辖太广、难以兼顾,建议让陕西总督卢象升总领河北,河南、山陕、川湖军务,管理关外明军,而洪承畴专管关内兵。
这一个提议遭到了卢象升和洪承畴两人的坚决反对。
卢象升认为,自己应该专门应对国内民乱,在卢象升和洪承畴看来,崇祯九年的大明,并没有扑灭农民起义军的怒火,反而在平静的水面之下,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而朝中言官以为,高迎祥已经伏诛,大明的民乱已经平定,卢象升和洪承畴的申辩为诡辩,由挟兵持重之嫌疑。
这一句挟兵持重,可是说到了崇祯皇帝的心坎里,对于越来越强大的洪承畴和卢象升,崇祯皇帝内心的猜忌之心,也越来越重,洪承畴和卢象升再次申辩无果,服从了调令。
而此时的皇太极再次入关,破昌平等十六城,朱由检调卢象升从陕西勤王,中原兵力锐减,张献忠、李自成成绩复起,再配合未能剿灭的罗汝才,大明民乱再次如同野火燎原一般蔓延开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