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周奎的关键证据 (3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周奎的关键证据 (3 / 7)
        这只是朝廷在漕运上设置的管理体系,内阁、司礼监、皇帝在其中犬牙交错,岂是一股势力在其中交割

        还不算地方性质的劳役派遣。

        而管理不当,还仅仅是漕运的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首发7`8zw.

        还有地形不利,以忽必烈开掘济州河为例,共计投入了两百五十一万七百四十八的壮丁,不计妇孺和火夫,仅仅是壮丁,就有两百万之数,开掘的济州河,整整用了三十六年的时间才按好了各种闸门,投入使用,结果次年就堵了。

        这是地形不利,还有时不时捣乱的黄河,在大明的官牍就堵了京杭大运河不下十次。

        其实这要真的追溯,还是当年北宋末年的时候,杜充逃跑的时候,掘开开封河段,导致黄河夺淮入海,导致了一系列的后患。

        包括被人津津乐道的莫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也是因为黄河接连两次决口,洪水冲进了大运河,淤泥堵塞河道,山东等地的盐场,漕司被淹了个精光。

        京杭大运河的问题,朱由检十分的关切,但是他一个皇帝光是关切有什么办法吗

        京杭运河的最根本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利玛窦在万历年间来到大明,对大明漕运的问题有着自己的观点,利玛窦认为中国害怕海洋和侵扰海岸的强盗,在中国人的心里是如此之根深蒂固,才导致对这条千疮百孔的运河始终不肯放弃。

        而且利玛窦也认为中国传统的农本主义思想,导致思想比较保守,哪怕是海禁也要花费巨大的代价使用京杭大运河。

        这是原因吗

        这是利玛窦对中国不了解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