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丈势在必行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丈势在必行 (2 / 6)
        但是毛文龙选择春秋笔法,一笔带过了炮轰义州的事,就成了朝臣们的把柄,别人攻讦的对象,所以朱由检才说毛文龙小事糊涂。

        毛文龙用自己的威名和大明的火炮吓跑了多尔衮,占领的义州城,而此时的大明朝臣却为了毛文龙的战功开始耍嘴皮子,抓着小错误不放,却没有想过义州的重要性。

        在明公们的眼里,义州城是千里之外的一座不甚重要的朝鲜小城,地理位置也好,百姓众寡也罢,都不会被他们关心,因为这种小城在大明遍地都是,连城都称不上,顶多都称为堡。

        萨尔浒之战逃离辽东百姓数十万人,广宁之战,逃离辽东百姓高达百万余人,这百万辽民,董应举就是为了安置他们才跑去屯田。

        将近两百万的辽民逃离辽东,朝里的明公们在做什么?

        抓为董应举屯田安民行便利的商贾小吏们投献的麻烦。

        大明明公们并不清楚义州的地理位置,也不清楚辽海丹忠在海上到底干了些什么,又是如何在朝鲜花郎军赶到之前拿下义州城,实际控制了义州,而且让朝鲜的绫阳君无话可说。

        大明明公们只关心,他们讨厌的人似乎又立下了战功,又是一个不按着他们要求活着的另类,他们当然要抓着小辫子,薅个不停,以希望把毛文龙的功绩给抹杀掉。

        但是大明的皇帝朱由检很是赏识远在东江的毛文龙,丝毫没有顾忌朝臣们的阴阳怪气,直接下了圣旨,定了毛文龙的功劳。

        这让还在准备在这件事上咬一口毛文龙的明公们大失所望。

        其实这里面也隐含着朱由检看不到的党争和路线斗争,比如辽西走廊上的袁崇焕就是东林党的代表,而出身沈家的毛文龙和袁可立,却并非东林,他们当然要为了反对而反对。

        大明皇帝压根不理会朝臣们的反对意见,让朝臣们也斗无可斗,万事皇帝说了算,错非他们能换个皇帝,否则这种状况只会持续下去。

        而此时的朱由检,却看着战报里的多尔衮有些怅然。

        多尔衮还是历史里的那个多尔衮,擅长谋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