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房号银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房号银 (5 / 6)
        大明虽然不鼓励商贾,但是因为税收制度,相比较宋朝还要宽松,所以商贸的频繁,连海贼王都催生了出来。

        这些豪商们,现在为什么胆敢如此大胆的直接把房舍用途更改之后,依旧在做买卖?

        其实绕来绕去,还是绕到了水马驿之上。

        万历七年,张居正在《给驿条例》中,增设了水马驿的民信局,业务中包括了经办汇兑,这个业务,任何大额的交易,都必须要求出示用途,而且还会在汇兑之后核对,尤其是用于商贸,大明还会由户部盘账,以此来实现大明的坐商收税的政策。

        而现在,豪商们堂而皇之的绕开了水马驿的民信局,大明的朝臣们拼了命的鼓动大明皇帝废了驿站,其实就是为了将民信局的业务彻底剥离到民间。

        税收制度是一环扣一环的,房号银的收取,建立在房舍间架的使用性质,商用则是重号,而民信局就负责监察各种汇兑的性质,进而确认所属房舍到底是商用还是民用。

        随着驿站的崩溃,崩溃的还有大明的税收,包括房号银、坐商税等等。

        当朱由检理清楚这其中的弯弯绕绕的时候,毕自严早已经带着户部各大使们,奔波在了北京五城的街头,开始对所有的房舍的性质进行盘查,而张维贤的巡铺,在其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巡铺的金吾卫军卒,密切配合户部行动。

        这一查,毕自严自己都有点惊讶,那就是仅仅十多天,房号银查出少收了近三十余万两银子,但是补税又不现实。

        即使从天启元年开始清算,也不太合理,因为这七年,这些屋舍也有过主人的变动。

        毕自严上书请万岁蠲(juan,积欠的意思)免这些陈年旧账,过了年就要改元了,也图个好兆头,毕自严如此上书的主要原因是这笔积欠的房号银,也不太可能收的上来,既然收不上来,那索性就直接昭示皇恩了。

        事实上,这也是朝廷经常的做法,苏淞地区累年欠税,几乎十年都会蠲免一次,这也是大明朝的常态。

        但是毕自严在奏疏里的另外一件事,让朱由检有些犹豫不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