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八章 江南赋税岂止繁重 (2 / 8)
漕粮一石,押解进京实为一石七八斗,而且这一石七八斗还是官面上的数据,民间上纳与粮长,又不知道加派了多少。
早在嘉靖三十九年、隆庆初年、万历九年,大明开渤海湾,海运粮草,江南从明公到士绅再到普通的农户,无不【合邑人民欢呼动地,群赴仓纳粮】。
可惜,后来张居正死了,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几十年的努力,瞬间化乌有,再也没有人提这海漕之事,其中利润之丰厚沈家直接做了那杭州府的首富。
这是沈家的财富密码,现在被大明的皇帝调查出来了。
朱由检并打算追究沈家的违法行为,他看到这件事之后,只能沉重的叹息。
大明的百姓,岂止是忠君爱国四个字可以形容?
大明对苏淞八府之地,非常的不友好。
苏淞八府之地包括了应天、镇江、常州、苏州、松江、湖州、嘉兴、杭州八府,这八府一共承担了大明共计四百一十五万石的漕粮。
大明一年的漕粮大约在两千两百万左右,而这八府之地,就承担了五分之一的税赋。
苏淞八府之地重赋税,可不是玩笑。
以江苏高淳县为例子,他们本身不产粳米糯米,就不得不到高宝县去购买,甚至需要跑到山东的凤泗县才能购买得到所摊派的粳米。
而江苏各州府县都有巨大的摊派压力,不得不四处求购,每到这种时候,苏州就开始大规模内斗,而且极易升级为械斗,大明人都喜欢嘲讽江苏为散装江苏。
这种局面下,苏州高淳县的每一任县令,苏州府的每一任知府,浙江布政司的布政使,每年都在上书同一件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